[实用新型]一种微量凝析油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6088.1 | 申请日: | 2015-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05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顾辉亮;李其朋;张奎祥;李友全;岳小华;薛元真;王明;郑文龙;张勇;髙绍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董庆田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量 凝析油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凝析油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微量凝析油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相当部分的凝析气藏凝析油含量中偏低,特别是低含凝析油凝析气藏,气油比往往超过5000m3/ m3,在进行高压物性单次脱气实验、定容衰竭实验时,分离气中凝析油量极少,往往只有几十微升,甚至不到十微升凝析油样品。常规方式是采用50ml的三角瓶进行收集,如此微量凝析油以微小油滴的状态分散附着在三角瓶壁上,难以聚集形成较大颗粒,为下一步凝析油色谱分析实验带来很大困难,甚至出现色谱针无法抽吸到足够的凝析气量进行测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量凝析油收集装置,能够解决凝析油量过低时,普通三角瓶无法收集的现象,对数微升至2ml的凝析油收集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量凝析油收集装置,包括三角瓶,所述三角瓶内设置一个微量玻璃瓶,从三角瓶的瓶口引入两根管线,一根为直接伸入微量玻璃瓶内的进气管线,一根为只连通三角瓶内腔的出气管线。
所述微量玻璃瓶悬挂在三角瓶内。
所述微量玻璃瓶上栓有细线,三角瓶瓶口设置橡胶塞,橡胶塞把细线挤压在瓶口上进而使微量玻璃瓶悬挂在三角瓶内。
所述三角瓶瓶口设置橡胶塞,橡胶塞上有两孔,为进、出气管线通道。
所述三角瓶为50ml三角瓶,所述微量玻璃瓶为2ml微量玻璃瓶。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装置是采取两个容器嵌套的方式,在实验时用细绳将一只2ml玻璃瓶悬挂于50ml的三角瓶内,通过橡胶塞密封,进气管线直接插入2ml玻璃瓶内,油气在2ml玻璃瓶内分离,凝析油残留于小体积玻璃瓶内,有利于微量液滴的聚集,不会进入大体积的三角瓶内。
本实用新型采用小体积玻璃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分离气释放空间,有利于分离气中微量凝析油滴的聚集,但不影响分离气的排放和计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量凝析油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微量玻璃瓶,2、三角瓶,3、橡胶塞,4、进气管线,5、出气管线,6、细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根据图1所示,一种微量凝析油收集装置,包括三角瓶2,所述三角瓶内设置一个微量玻璃瓶1,从三角瓶的瓶口引入两根管线,一根为直接伸入微量玻璃瓶内的进气管线4,一根为只连通三角瓶内腔的出气管线5。微量玻璃瓶悬挂在三角瓶内。微量玻璃瓶上栓有细线6,三角瓶瓶口设置橡胶塞3,橡胶塞把细线挤压在瓶口上进而使微量玻璃瓶悬挂在三角瓶内。三角瓶瓶口设置橡胶塞,橡胶塞上有两孔,为进、出气管线通道。三角瓶为50ml三角瓶,所述微量玻璃瓶为2ml微量玻璃瓶。
本收集装置共包括两部分:一是2ml微量玻璃瓶,用于收集微量凝析油;二是磨口50ml三角瓶,用于容纳微量玻璃瓶;图三是橡胶塞,用于密封三角瓶,橡胶塞上有两孔,为进、出气管线通道。使用时,进气管线直接插入微量玻璃瓶内,2ml微量玻璃瓶用细线绑定,橡胶塞置于三角瓶上固定细线,使微量玻璃瓶悬挂在三角瓶内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其他运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精神的等效变化,均应俱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60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橡胶湿磨粒磨损试验机
- 下一篇:一种颗粒物采集滤膜切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