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量油气藏地层原油密度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6087.7 | 申请日: | 2015-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3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李友全;李其朋;顾辉亮;郑文龙;张勇;王丽娜;王汝磊;李凤鸣;艾军芳;王杰;韩凤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9/04 | 分类号: | G01N9/04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董庆田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油气藏 地层 原油 密度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地层原油密度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测量油气藏地层原油密度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地层原油密度是一项重要的流体高压物性基础参数。由于在地层条件下,原油中溶解油天然气,目前,油藏条件下的高温高压地层原油密度却难以通过高压物性分析仪器直接检测,只能检测地面脱气原油密度,地层原油密度则是通过20℃时的地面脱气原油密度和地面石油每℃密度补正常数由公式计算得出。而地面石油每℃密度补正常数仅是经验参数,补正常数难以涵盖不同性质原油,不能准确推导出油藏条件下的高温高压地层原油的真实密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量油气藏地层原油密度的检测装置,能够克服经验参数计算方法不精确的缺点,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油藏条件下的高温高压地层原油密度,对含气油藏流体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测量油气藏地层原油密度的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筒本体,所述检测筒本体内部具有一个空腔,在检测筒的轴向两端均安装一个控制阀门,控制阀门通过轴向通道与检测筒本体内部的空腔连通。
每个控制阀门均有两路接口用于连接管线和排空,每个接口均用丝堵密封。
所述接口开设在检测筒本体上,所述接口通过径向通道连通至所述轴向通道。
所述控制阀门为针形控制阀门。
所述针形控制阀门内嵌在检测筒本体的两端。
所述检测筒本体采用钛合金材料。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清洗干净的测量装置抽真空并称重,再将PVT筒内10~15ml体积的地层原油转入测量装置内,关闭测量装置闸门后称量装置和地层原油的总重量,再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得到地层原油的密度。检测装置由钛合金材料制作,体积小、重量轻且耐高压,可以测试300℃以下、70MPa以内的高温高压地层原油密度,检测装置两端各有一个针形控制阀门,每个针形控制阀门同时控制上下两路接口,便于装置抽空和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测量油气藏地层原油密度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根据图1所示,一种测量油气藏地层原油密度的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筒本体,所述检测筒本体内部具有一个空腔,在检测筒的轴向两端均安装一个控制阀门,分别为控制阀门1、2,控制阀门通过轴向通道与检测筒本体内部的空腔连通。每个控制阀门均有两路接口用于连接管线和排空,分别为接口3、4、5、6,每个接口均可以用丝堵密封。接口开设在检测筒本体上,所述接口通过径向通道连通至所述轴向通道。控制阀门为针形控制阀门。针形控制阀门内嵌在检测筒本体的两端。检测筒本体采用钛合金材料。
检测装置两端均有一个内嵌式针形控制阀门,装置开关由阀门控制,每个针形控制阀门都有两路接口用于连接管线和排空,每个接口均可以用丝堵密封。PVT仪器筒与检测装置通过管线连接后,打开阀门,向装置中转入一定体积样品。样品的重量通过装置转入样品前后的重量差值获得,样品的地层体积通过PVT仪器(这是种现有仪器,例如2010年的《石油仪器》公开过地层油PVT分析仪可以测量地层油的泡点压力、溶解气油比和体积系数等参数,是油气田开发试验必需的实验研究设备。为了满足学生教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需要,在国内外相关仪器调研的基础上,设计研制了地层油PVT分析仪,对设备进行调试和性能评价。研究表明,地层油PVT分析仪功能完备,性能稳定,测试结果重复性好,操作方便,能够满足学生实验和科学研究的需要)计量,样品重量与地层体积的比值即为样品密度值,即地层原油密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其他运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精神的等效变化,均应俱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60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