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承式皮光纤对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5924.4 | 申请日: | 2015-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6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周纪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集团工会上海市莘闵电信局委员会;中国电信集团工会上海市委员会 |
主分类号: | G02B6/255 | 分类号: | G02B6/255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朱俊跃 |
地址: | 2011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式皮 光纤 对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承式皮光纤对接装置。
背景技术
光纤入户(FTTP),又被称为光纤到屋(FTTH),指的是宽带电信系统。它是基于光纤电缆并采用光电子将诸如电话三重播放、宽带互联网和电视等多重高档的服务传送给家庭或企业。
光纤通信以其独特的抗干扰性、重量轻以及容量大等优点作为信息传输的媒体被广泛应用。因而越来越多的中国电信宽带用户使用光纤入户的接入方式进行光纤通信。然而在室外入户光纤维护过程中常会出现室外自承式皮光纤损坏,需要进行更换接续的情况,然而由于目前没有可靠的自承式皮光纤对接部件和对接方式,因此在维修时均采用更换整段自承式皮光纤线路的方式进行维修,而这一维修施工方式往往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施工时间,维修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光纤更换接续时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实现无需更换整段自承式皮光纤线路即可维修线路,且维修效率高的自承式皮光纤对接装置。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承式皮光纤对接装置,用以对两条所述自承式皮光纤进行对接,所述自承式皮光纤包括钢线和皮光纤,包括:
一保护盒,用以容纳熔接后的所述皮光纤;
一绕线单元,设置于所述保护盒的上表面,两条所述钢线通过所述绕线单元进行绕线连接固定;所述绕线单元包括:
一基板,固定于所述保护盒的上表面;
复数个绕线柱,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上表面。
优选的,复数个所述绕线柱为三个,分别为:
一第一绕线柱,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上表面的一端;
一第二绕线柱,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上表面的另一端;
一第三绕线柱,位于所述基板的上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一绕线柱与所述第二绕线柱之间,所述第一绕线柱相对于所述第三绕线柱与所述第二绕线柱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绕线柱和所述第二绕线柱的横截面均呈1字型。
优选的,所述基板的长度为70mm,宽度为20mm,高度为17mm。
优选的,所述第三绕线柱的横截面呈O型。
优选的,所述保护盒的长度为85mm,宽度为19mm,高度为10mm。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在本技术方案中采用三个绕线柱可提高钢线对接的牢固性,采用保护盒可保护经热熔后对接的皮光纤。利用自承式皮光纤对接装置可将两侧的自承式皮光纤进行对接,无需更换整段自承式皮光纤线路即可维修线路,用时短,维修效率高,可将施工时间缩短5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承式皮光纤对接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承式皮光纤对接装置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承式皮光纤对接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承式皮光纤对接装置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承式皮光纤对接装置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承式皮光纤对接装置的分解图;
图7a-7h为本实用新型自承式皮光纤对接装置的对接方法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图6所示,一种自承式皮光纤对接装置,用以对两条自承式皮光纤进行对接,自承式皮光纤包括钢线A和皮光纤B,包括:
一保护盒5,用以容纳熔接后的皮光纤B;
一绕线单元,设置于保护盒5的上表面,两条钢线A通过绕线单元进行绕线连接固定;绕线单元包括:
一基板4,固定于保护盒5的上表面;
复数个绕线柱,设置于基板4的上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集团工会上海市莘闵电信局委员会;中国电信集团工会上海市委员会,未经中国电信集团工会上海市莘闵电信局委员会;中国电信集团工会上海市委员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59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纤合束器的封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融合滤光片及一种大屏幕投影融合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