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催化氧化废气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5737.6 | 申请日: | 2015-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7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查长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拓天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58;B01D53/52;B01D53/72;B01D53/48;B01D53/54;B01D46/1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皮发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G***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催化 氧化 废气 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催化氧化废气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有机废气处理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进行吸附、过滤、净化的处理工作,通常有机废气处理有甲醛有机废气处理、苯甲苯二甲苯等苯系物有机废气处理,丙酮丁酮有机废气处理、乙酸乙酯废气处理、油雾有机废气处理等含碳氢氧等有机物的空气净化处理。
有机废气处理的特点是:有机废气一般都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处理难度大等特点。在有机废气处理时普遍采用的是有机废气冷凝回收法、吸附法、直接燃烧法、吸收法、生物降解法等。
目前,废气的处理方法存在颗粒浓度大导致处理管道堵塞,降解时间不足导致只能部分降解,因此存在废气处理不完全及效率低下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安全、废气处理完全、降解彻底及处理效率高的光催化氧化废气处理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催化氧化废气处理设备,包括废气管道、处理管道和新气管道,所述废气管道通过处理管道与新气管道相通;所述处理管道靠近废气管道的一端上设有用于将废气中的颗粒物拦截住的过滤装置,且该处理管道内位于过滤装置与新气管道之间安设有多级依次相连的光裂解催化装置,废气管道内的废气依次经过过滤装置和多级光裂解催化装置处理后得到无害新气,该无害新气通过新气管道输送至空气中;每级光裂解催化装置均包括对过滤后的废气进行光裂解的紫外灯管和对光裂解后的废气进行光催化的催化剂网。
其中,每个紫外灯管均包括石英玻璃管材和耐高温陶瓷的紫外灯,所述紫外灯置于石英玻璃管材内,且石英玻璃管材的内壁上涂覆有保护层。
其中,每个石英玻璃管材的两端均通过法兰联接在处理管道内;且每个紫外灯所发出的紫外线含有184.9nm波长段的紫外光。
其中,每个催化剂网的表面上均涂覆有纳米级二氧化钛超微粒子。
其中,所述处理管道内的光裂解催化装置至少有两级,且每相邻两级光裂解催化装置之间的间距相同,且每级光裂解催化装置内紫外灯管与催化剂网之间的间距也相同。
其中,所述废气为氨、硫化氢、甲硫醇、苯、苯乙烯、二硫化碳、三甲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催化氧化废气处理设备,增设过滤装置和光裂解催化装置,且光裂解催化装置包括紫外灯管和催化剂网,该设计中过滤装置能将废气中的颗粒物拦截下来,从而保证设备后续的工艺能够稳定正常运作;紫外灯管所具有的能量能直接破坏有机气体分子的化学键,使之裂解形成游离状态的活性自由基团,从而增加有机气体分子的反应活性;同时通过紫外光裂解混合空气中的氧气,使之形成游离的氧原子并结合生成臭氧,以达到光裂解的效果;催化剂网能迅速迁移到其表面并激活被吸附的氧和水分,以达到光催化氧化的效果;同时,由于光裂解催化装置是多级化设计的,使得在前一级未光裂解催化的废气可在下一级中进行处理,以避免在处理管道中存在未处理的废气,以达到降解充分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安全、废气处理完全、降解彻底充分及处理效率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光催化氧化废气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光催化原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0、废气管道 11、处理管道
12、新气管道 13、过滤装置
14、光裂解催化装置 15、法兰
141、紫外灯管 142、催化剂网
1411、石英玻璃管材 1412、紫外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拓天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拓天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57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