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扭力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5002.3 | 申请日: | 2015-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6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林杰;郭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5/24 | 分类号: | G01L5/2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林晓琴 |
地址: | 350119***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扭力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扭力测试工具。
背景技术
在车辆的生产或维修时,会涉及到四门锁扣的扭力测试,目前测试工具是扭力扳手,扭力扳手上装置设有内六角钢针和套筒。测试时将内六角钢针插入四门锁扣的螺孔内,旋转扭力扳手,即可通过扭力扳手的读数得知测试结果。
然而,由于内六角钢针和套筒均为金属件,因作业员每次所测试的力度、角度以及位置等因素,在测试过程中容易刮伤车体漆面,影响汽体外观,需后工程喷漆修补后才能外观合格,无形中增大了工艺成本和人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辆扭力测试装置,利用橡胶保护套将内六角钢针和套筒的侧面包覆隔离,大大减少直接接触车体漆面的机会,从而保护了车体漆面不受损坏。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辆扭力测试装置,包括扭力扳手、套筒和六角型钢针,所述六角型钢针的下端插设在扭力扳手的端部并用所述套筒固定,还包括一橡胶保护套,该橡胶保护套设在套筒和六角型钢针上,并且六角型钢针的上端露出橡胶保护套5~6mm。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保护套由内层和外层组成,所述内层套设在六角型钢针上,且所述内层具有一与六角型钢针尺寸匹配的六角通孔,所述六角型钢针位于该六角通孔内;所述外层的上段套设在内层上,下段则套设在套筒上。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的上端表面低于外层的上端表面1~2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车辆扭力测试装置,利用橡胶保护套将内六角钢针和套筒的侧面包覆隔离,大大减少直接接触车体漆面的机会,从而保护了车体漆面不受损坏。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辆扭力测试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橡胶保护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辆扭力测试装置的端部轴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扭力测试装置,包括扭力扳手1、套筒2、六角型钢针3以及橡胶保护套4,所述六角型钢针3的下端插设在扭力扳手1的端部并用所述套筒2固定,该橡胶保护套4设在套筒2和六角型钢针3上,并且六角型钢针3的上端露出橡胶保护套4大约5~6mm。其中,六角型钢针3露出的高度h1为5~6mm,利于六角型钢针3能顺利插入汽车的四门锁扣的螺孔内进行扭力测试。
所述橡胶保护套4由内层41和外层42组成,所述内层41套设在六角型钢针3上,且所述内层41具有一与六角型钢针尺寸匹配的六角通孔412,所述六角型钢针3位于该六角通孔412内;所述外层42的上段套设在内层41上,下段则套设在套筒2上。橡胶保护套4由内层41和外层42组成,利于橡胶保护套的加工,又能很好地与六角型钢针及套筒配合固定。另外,所述内层的上端表面低于外层的上端表面的高度h2为1~2mm,这样内层与外层上端表面的高差更利于测试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扭力测试装置,利用橡胶保护套将内六角钢针和套筒的侧面包覆隔离,大大减少直接接触车体漆面的机会,从而保护了车体漆面不受损坏。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50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力榨汁机
- 下一篇:一种方便式多温度计甩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