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工程专用双肋混凝土边墙构件及叠合墙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3841.1 | 申请日: | 2015-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6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富;胡永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4B2/6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徐槐 |
地址: | 250103 山东省济南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工程 专用 混凝土 构件 叠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构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地下工程专用双肋混凝土边墙构件及叠合墙。
背景技术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装配式结构由于具有施工周期短和造价低的优点受到工业与民用建筑领域的重视。但是,传统的装配式施工存在整体性不足、抗震效果差的缺陷,因而制约了其在工程中的应用。现有地下工程中除了盾构管片,极少采用预制构件,预制边墙或叠合墙在地下工程领域未见应用先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满足地下工程使用要求、可增强整体性与抗震性并能提高肋部强度的地下工程专用双肋混凝土边墙构件及叠合墙。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工程专用双肋混凝土边墙构件,包括混凝土预制板,所述混凝土预制板上预留混凝土浇筑孔,混凝土预制板内设有钢筋,混凝土预制板上设有加劲肋,加劲肋内设有钢筋及预留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混凝土浇筑孔的直径不大于200mm。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混凝土预制板内的钢筋为预应力钢筋和/或非预应力钢筋;当同时布置预应力钢筋与非预应力钢筋时,预应力钢筋与非预应力钢筋应间隔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加劲肋为横肋和/或纵肋,肋部截面呈“T”字形或矩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加劲肋比混凝土预制板短,并在肋部设置预留钢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加劲肋预留孔截面为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预留孔的宽度及高度均小于30mm。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预留孔的数量在横向和纵向上均为多个,预留孔与钢筋间隔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加劲肋钢筋包括预应力钢筋和/或非预应力钢筋,钢筋设置在肋部端头,以避开预留孔。
一种地下工程专用叠合墙,包括地下工程专用双肋混凝土边墙构件,所述混凝土预制板与土体之间浇筑有混凝土,加劲肋朝向土体一侧且混凝土预制板内设置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中靠近土体的一侧设有侧墙钢筋,侧墙钢筋通过拉筋与混凝土预制板连接。
一种地下工程专用叠合墙,包括地下工程专用双肋混凝土边墙构件,所述混凝土预制板与模板之间浇筑有混凝土,加劲肋朝向模板一侧,混凝土预制板朝向土体一侧且加劲肋内设置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中靠近模板的一侧设有侧墙钢筋,侧墙钢筋通过拉筋与混凝土预制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混凝土预制板上设置加劲肋,增加了混凝土预制板的刚度,避免混凝土预制板在运输和吊装过程中产生裂缝;同时,在肋部端头设有钢筋,提高了肋部的强度,避免预制边墙构件在搬运和使用时出现裂缝,从而可提高预制边墙构件的整体性;在混凝土预制板的受拉一侧布设预应力钢筋,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有助于提高边墙的耐久性。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地下工程专用双肋混凝土边墙构件具有自重轻、可工厂化生产、节约材料、便于组装、费用低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地下工程边墙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1中C-C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1中D-D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混凝土预制板,2、横肋,3、纵肋,4、横肋预留孔,5、纵肋预留孔,6、混凝土浇筑孔,7、板内钢筋,8、横肋钢筋,9、纵肋钢筋,10、预留钢筋,11、土体,12、侧墙钢筋,13、拉筋,14、混凝土,15、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下工程专用双肋混凝土边墙构件,主要用作地下结构的边墙。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可以设计成预应力混凝土边墙或非预应力混凝土边墙,即在混凝土预制板1上设置预应力钢筋或非预应力钢筋,或同时在混凝土预制板上间隔布置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当边墙混凝土浇筑时,该双肋边墙充当模板的作用,同时该双肋边墙又是主体结构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地下工程边墙施工时不需要使用模板,可降低工程造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38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增益线性度的可变增益放大器
- 下一篇:一种高保真功率放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