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感光变色超细纤维合成革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3338.6 | 申请日: | 2015-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6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14 | 分类号: | D06N3/14;B32B33/00;B32B27/06;B32B9/04;B32B3/24 |
代理公司: | 宿迁市永泰睿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4 | 代理人: | 陈臣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光 变色 纤维 合成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感光变色超细纤维合成革,属于人造革生产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服装的功能性,舒适性和美感等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而目前,多数的面料缝制成的服装缺少动感,颜色单一,显得过于单调和呆板,无法给人们尤其是喜欢追求时尚元素的年轻人带来更多的美感与乐趣,单一颜色的面料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也束缚了服装设计师对个性服装面料的选择,此外在面料的使用过程中内外表面经常产生静电现象,尤其是在秋冬季节此现象更为常见,影响产品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感光变色超细纤维合成革 ,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吸湿透气性能和双层防静电性能、能够根据光强度和紫外线的强弱变化适时呈现出不同颜色和图案的变化,给人视觉上产生一种变幻莫测感觉的光感变色面料。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感光变色超细纤维合成革,包括超细纤维无纺布材质的基层、通过粘结剂与基层粘结的聚氨酯层(PU层)、通过粘结剂与聚氨酯层粘结的修饰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修饰层表面设有透明薄膜层,在透明薄膜层与修饰层之间设有紫外线光感微胶囊颜料层,所述聚氨酯层与修饰层之间设有植入导电纤维丝的防静电层,所述基层下方复合缎纹阳离子麂皮绒,在所述基层与阳离子麂皮绒表面布锥孔,所述基层锥孔小端直径为0.1μm,大端直径为0.5μm,所述阳离子麂皮绒表面锥孔小端直径为0.05μm,大端直径为0.1μm。
所述紫外线光感微胶囊颜料层上布粒径为0.5~0.8nm紫外线感光微胶囊。
所述紫外线感光微胶囊为含螺毗喃类或俘精酸醉类或二芳基乙烯类的紫外光致变色材料。
所述防静电层为氢氧化铝。
所述修饰层、聚氨酯层、透明薄膜层上布直径为0.1~0.5μm的微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以阳离子麂皮绒复合超细纤维基层,并在基层与阳离子麂皮绒表面布锥孔,复合后的面料底层具有不起毛球、抗皱性能好、服帖悬垂性好、吸湿透气性好,里层采用防静电的阳离子麂皮绒、表层的植入金属氢氧化物,达到内外层均具有防静电的效果,修饰层上布粒径为0.5~0.8nm紫外线感光微胶囊,采用更小的粒径,在紫外线照射下具有更佳的视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示意图。
其中:1 基层 1-1 基层锥孔 2 聚氨酯层 3 修饰层 4 透明薄膜层 5 紫外线光感微胶囊颜料层 6 防静电层 7 阳离子麂皮绒 7-1 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感光变色超细纤维合成革,包括超细纤维无纺布材质的基层1、通过粘结剂与基层1粘结的聚氨酯层2(PU层)、通过粘结剂与聚氨酯层2粘结的修饰层3,所述修饰层3表面设有透明薄膜层4,在透明薄膜层4与修饰层3之间设有紫外线光感微胶囊颜料层5,所述聚氨酯层2与修饰层3之间设有植入导电纤维丝的防静电层6,所述基层1下方复合缎纹阳离子麂皮绒7,在所述基层1与阳离子麂皮绒7表面布锥孔,所述基层锥孔1-1小端直径为0.1μm,大端直径为0.5μm,所述阳离子麂皮绒表面锥孔7-1小端直径为0.05μm,大端直径为0.1μm;所述紫外线光感微胶囊颜料层5上布粒径为0.5~0.8nm紫外线感光微胶囊;所述紫外线感光微胶囊为含螺毗喃类或俘精酸醉类或二芳基乙烯类的紫外光致变色材料;所述防静电层6为氢氧化铝;所述修饰层3、聚氨酯层2、透明薄膜层4上布直径为0.1~0.5μm的微孔。
本实用新型以阳离子麂皮绒复合超细纤维基层,并在基层与阳离子麂皮绒表面布锥孔,复合后的面料底层具有不起毛球、抗皱性能好、服帖悬垂性好、吸湿透气性好,里层采用防静电的阳离子麂皮绒、表层的植入金属氢氧化物,达到内外层均具有防静电的效果,修饰层上布粒径为0.5~0.8nm紫外线感光微胶囊,采用更小的粒径,在紫外线照射下具有更佳的视觉效果。
综上,本实用新型达到预期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科美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33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办公废纸再生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电磁屏蔽防辐射导电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