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式防漏瓶盖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3039.2 | 申请日: | 2015-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3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红彪 |
主分类号: | B65D47/14 | 分类号: | B65D4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7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漏 瓶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容器,特别是一种饮料包装瓶的瓶盖。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防漏瓶盖需要吮吸才能出水,如果要将瓶内的液体封装,例如倒入杯子中,就需要打开瓶盖,瓶盖打开后瓶口敞开,倒一次后又需要将瓶盖盖到瓶口,使用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防漏功能的压式防漏瓶盖。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压式防漏瓶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的顶部设置有两道同心的环形撕裂部,两道环形撕裂部之间的部位形成拉环部,所述拉环部连接有拉环柄,拉环部被撕裂后形成出水孔,拉环部内的部分为按压部,所述盖体内安装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密封托盘,所述密封托盘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密封托盘的中心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按压部的连接件,自然状态时,所述密封托盘紧贴所述盖体的顶部内侧,出水孔与出水口不连通。
所述按压部为向上拱起的圆顶柱状。
所述密封托盘设置有密封裙边,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密封裙边的外侧。
所述盖体的顶部设置有下凹陷的环形槽,所述两道同心的环形撕裂部位于环形槽的底部。
所述盖体上安装有防尘盖。
所述盖体的一侧连接有翻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拉环部被撕裂后,按压部连接在密封托盘上,自然状态时,密封托盘紧贴盖体的顶部内侧,出水孔与出水口不连通,使用时,向下压按压部,按压部顶开密封托盘,出水孔与出水口连通出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释放按压部后,密封托盘紧贴瓶盖顶部内侧再次形成密封,起到防漏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瓶盖开启后的状态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瓶盖使用状态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剖视图;
图5是图2所示瓶盖使用状态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7,一种压式防漏瓶盖,包括盖体1,所述盖体1的顶部设置有两道同心的环形撕裂部2,该环形撕裂部2可以为划痕或薄壁等,两道环形撕裂部2之间的部位形成拉环部6,所述拉环部6连接有拉环柄7,拉环部6被撕裂后形成出水孔8,拉环部6被撕裂后不可复原,可以起到防盗作用。
所述拉环部6内的部分为按压部3,所述盖体1内安装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密封托盘11,所述密封托盘11设置有出水口4,所述密封托盘11的中心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按压部3的连接件5,自然状态时,所述密封托盘11紧贴所述盖体1的顶部内侧,出水孔8与出水口4不连通。
所述按压部3可以为与瓶盖顶部平齐平面状,也可以为向上拱起的圆顶柱状,本实用新型优先采用向上拱起的圆顶柱状按压部,密封托盘11中心的连接件5插入上拱起的圆顶柱状按压底部,形成固定连接。
所述密封托盘11设置有密封裙边9,所述出水口4位于所述密封裙边9的外侧,自然状态时,密封裙边9与瓶盖的顶部内侧形成密封,出水口4和出水孔8位于密封裙边9的两侧,出水口4和出水孔8不连通,瓶内的压力能使密封裙边9与瓶盖之间密封性更强。
所述盖体1的顶部设置有下凹陷的环形槽10,所述两道同心的环形撕裂部2位于环形槽的底部,拉环部6被撕裂后,在盖体1的顶部向下突出的倒喇叭状面,密封裙边9的喇叭面能与盖体顶部的倒喇叭状面形成良好的密封。
为了保持清洁卫生,可以如图6所示,在所述盖体1上安装有防尘盖13,也可以如图7所示,在盖体1的一侧连接有翻盖12,使用时,将防尘盖13或翻盖12打开,使用完毕后,将防尘盖13或翻盖12盖上,可以保持出水孔的清洁卫生。
拉环部被撕裂后,按压部连接在密封托盘上,自然状态时,密封托盘紧贴盖体的顶部内侧,出水孔与出水口不连通,使用时,如图3、图5所示,向下压按压部,按压部顶开密封托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释放按压部后,密封托盘紧贴瓶盖顶部内侧再次形成密封,起到防漏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红彪,未经李红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30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