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升胸部丰满感的文胸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2812.3 | 申请日: | 2015-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9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周永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柯桥冬之兰服装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C3/00 | 分类号: | A41C3/00;A41C3/10;A41C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胸部 丰满 文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升胸部丰满感的文胸。
背景技术
文胸是保护乳房,修整女性乳房线条,使之丰挺、美化乳房的女性物品,具有美体和增加女性风姿的作用。它一般由罩杯、侧比、后比、背扣、肩带组成。现有文胸的材质一般均采用棉、麻或合成纤维多层叠加缝制而成,或者是通过机器模压定型的产品,利用陷缝于胸罩下部纤维织物内的钢圈加以定型,这类产品仅具备保护乳房这一基本功能,由于钢圈与肩带是分离状态的,在肩带施予上拉力时,拉力会先传递给罩杯的布料,然后经布料传递给钢圈,这导致肩带的提拉力大部分会转移至罩杯,令胸部脂肪受压甚至变形,这与文胸是用来托起胸部的目的背道而驰;另外背部和腋下的赘肉也是由文胸上的布料向胸部拉扯,目的是使赘肉被挤压至胸部,达到丰胸效果,但实际使用时,因人体的各种动作,人体应腋下赘肉会皱折,文胸上对应侧比位和后比位的布料也会外翻或内卷,但这种皱折一旦产生就难以恢复平整状态,这种皱折从外衣上也能清晰能见,影响女性的体态美,而且这种挤压赘肉的方式效果也不佳,甚至影响身体正常的血液循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提升胸部丰满感的文胸,本实用新型产品可避免文胸布料下压胸部,改善托胸效果,同时挤压背部和腋下脂肪、赘肉至胸部的效果更佳,不会出现皱折现象,提升胸部丰满感、提高舒适保健的美体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提升胸部丰满感的文胸,包括内衣本体,所述的内衣本体包括罩杯、所述的罩杯的两侧缝制有侧比,所述的侧比与后比缝制相连;所述的罩杯与后比之间缝制有肩带;所述的后比上缝制有背扣;所述的罩杯的内侧缝制有插片袋;所述的文胸本体内缝制有承托部,所述的承托部包括缝制在罩杯内的弧形托胸承托段和缝制在侧比内的侧比提拉段,所述的弧形托胸承托段的一端延伸至肩带,并与肩带缝制相连,另一端与罩杯缝制相连,所述的弧形托胸承托段中部向侧比延伸后与侧比提拉段相连,且所述的弧形托胸承托段和侧比提拉段一体制造而成;所述的罩杯和侧比外缝制有蕾丝外罩,所述的后比外缝制有第一防脂肪游离托布,且所述的第一防脂肪游离托布一端与蕾丝外罩相连,另一端与背扣相连;所述的第一防脂肪游离托布还与第二防脂肪游离托布缝制相连,且所述的第二防脂肪游离托布位于肩带外侧;所述的第二防脂肪游离托布还与蕾丝外罩缝制相连。
所述的第二防脂肪游离托布与蕾丝外罩缝制处的第二防脂肪游离托布上还缝制有固定环,且所述的肩带穿入固定环,使肩带与第二防脂肪游离托布相连。
所述的第一防脂肪游离托布宽度方向,上沿的最高点到下沿的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大于后比宽度方向,上沿的最高点到下沿的最低点之间的距离。
所述的第一防脂肪游离托布宽度方向,上沿的最低点到下沿的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大于后比宽度方向,上沿的最低点到下沿的最低点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产品利用第一防脂肪游离托布和第二防脂肪游离托布对后比起到支撑作用,背部和腋窝下一些多余脂肪和赘肉在侧比和后比无法对其进行包裹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第一防脂肪游离托布和第二防脂肪游离托布将其完全包覆入内衣本体内,而不再会被挤出内衣本体。而第二防脂肪游离托布与蕾丝外罩相连,并且通过固定环与肩带相连,可以对包覆在内衣本体内的脂肪起到一个上拉的力,减少脂肪的游离和下垂,对皮肤脂肪起到一个上拉和紧实的作用;其次承托部的设计可避免文胸布料下压胸部,改善托胸效果,同时挤压背部和腋下脂肪、赘肉至胸部的效果更佳,不会出现皱折现象,提升胸部丰满感、提高舒适保健的美体效果。再次由于第二防脂肪游离托布与肩带相连,所以可防止肩带松动滑落;具有舒适性和塑形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柯桥冬之兰服装设计有限公司,未经绍兴柯桥冬之兰服装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28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