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瓣膜仪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2521.4 | 申请日: | 2015-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0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晓茜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735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瓣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实验的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简易瓣膜仪。
背景技术
在心脏中有房室瓣和动脉瓣,在人体四肢的大静脉中有静脉瓣。但是它们既看不见,又摸不着。教材中没有这方面的教具,因此学生很难理解。单靠老师的讲解不能满足实验和教学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简便易得的简易瓣膜仪,以满足演示实验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一种简易瓣膜仪,由楔形塑料管、塑料薄膜、细绳和有机玻璃管组成,取口径小于等于10cm,长度为5cm的塑料管纵剖为相同的两块,并切成楔形塑料管,用塑料薄膜覆盖在两个楔形塑料管的纵切面上,塑料薄膜的边翻向楔形塑料管的背面,形成两个上方开口的袋状物,将两个开口向上的袋状物按原来的塑料管状位置相对,用细绳缠绕扎牢。
进一步,有机玻璃管套在细绳缠绕扎牢的楔形塑料管外面,有机玻璃管和楔形塑料管外的空隙通过粘合剂密封,有机玻璃管代表了大静脉,而用细绳缠绕的楔形塑料管代表了瓣膜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可以通过分别从有机玻璃管的两端注水,一端能流出水,而另外一端不能流出水,从而形象的的展示了瓣膜仪的工作原理。特别是有机玻璃管的透明使得该改进作品便于观察,结构简单,易于改进,是一种非常有推广价值的教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楔形塑料管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其中1.楔形塑料管,2.塑料薄膜,3. 细绳,4.有机玻璃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一种简易瓣膜仪的制作和使用过程是:取口径小于等于10cm,长度为5cm的塑料管纵剖为相同的两块,并切成楔形塑料管1,用塑料薄膜2或者薄乳胶膜覆盖在两个楔形塑料管1的纵切面上,塑料薄膜2的边翻向楔形塑料管1的背面,形成两个上方开口的袋状物,将两个开口向上的袋状物按原来的塑料管状位置相对,用细绳3缠绕扎牢;用有机玻璃管4套在细绳3缠绕扎牢的楔形塑料管1外面,有机玻璃管4和楔形塑料管1外的空隙通过粘合剂密封。这样一个代表房室瓣、动脉瓣或者大静脉的演示仪器就完成了。
使用时,拿着演示器,从上口向内注水,水不能从下口流出;将演示器倒置,再向内注水,结果水从下口流出。从而演示了“瓣膜”的作用——放置血液倒流。
总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易瓣膜仪。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晓茜;,未经张晓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25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装调综合实训装置
- 下一篇:一种会计教学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