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稠油注采一体化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2491.7 | 申请日: | 2015-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7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效文;李思瑶;李佳奇;孙乾翔;詹轶凡;王俊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效文;李思瑶;李佳奇;孙乾翔;詹轶凡;王俊雄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E21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创同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9 | 代理人: | 柳兴坤;张靖琳 |
地址: | 12401***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稠油注采 一体化 管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油装置,特别是一种稠油注采一体化管柱。
背景技术
受制于稠油的物理性质,目前稠油生产,以注蒸汽热力开采为主。目前常用的注蒸汽热力开采的方法有三种,分别为:1、常规蒸汽吞吐生产,其存在的问题有,①频繁起吊、下置注采管柱,注采转换过程长,工作周期长,作业成本高,增加了稠油的生产成本;②频繁压井作业,极易带来储层伤害;③安全风险等不确定因素不断加大(如易造成井筒激动导致压力不稳,出现井涌、井喷等)。2、真空隔热注采一体管柱技术,其存在的问题是,在应用效果上,由于受制于回采工艺技术的原因,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材料成本大(双管柱)、施工困难等。3、真空隔热注采单管柱采油技术,其存在的问题是,在应用效果上,同样,也是由于受制于回采工艺技术的原因,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设备制造难度高,施工工艺复杂,维护困难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稠油注采一体化管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稠油注采一体化管柱,包括真空隔热管、注采转换器、滑块、连接管和抽油杆,所述注采转换器的上端连接所述真空隔热管的下端,下端连接所述连接管的上端,所述滑块连接至所述抽油杆的一端,所述滑块和抽油杆设置在由所述真空隔热管、注采转换器及连接管构成的通道内;所述滑块和抽油杆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注采转换器处于采油态,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转换器处于注气状态。
优选地,还包括油泵顶杆,所述油泵顶杆连接在所述滑块未与所述抽油杆相连接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注采转换器包括外筒、内筒,所述内筒设置在所述外筒内,并可在所述外筒内滑动,所述外筒和内筒上对应的设置有外筒注气孔和内筒注气孔。
优选地,所述注采转换器还包括第一接头和/或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分别连接至所述外筒的两端,所述外筒的上端设置有向内侧突出的挡边,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外筒连接处的下方内径缩小形成阻挡环。
优选地,所述内筒的下端设置有锁爪,所述外筒下端与所述锁爪接触的位置设置有锁爪滑道,所述锁爪滑道的上端设置有锁爪槽,所述锁爪上设置有凸起。
优选地,所述锁爪沿所述内筒的轴向延伸,两个所述锁爪之间设置有间隙。
优选地,在所述外筒的内壁上部分外筒内壁沿径向向内延伸,延伸部分之间的沟槽构成所述锁爪滑道。
优选地,在所述内筒位于轴向两端之间的位置上的内壁上还设置有滑块滑道,在所述滑块滑道内设置有弹性挡块。
优选地,所述滑块滑道由位于所述内筒内壁上同一高度上的多个长条形凹槽构成,所述弹性挡块位于两个长条形凹槽之间的凸起部分上。
优选地,所述滑块包括滑块主体和导向部,所述滑块主体为圆盘形金属块,所述导向部为矩形或梯形块,所述导向部连接在所述滑块主体的侧壁上,所述导向部可在所述滑块滑道内滑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稠油注采一体化管柱,通过注采转换器的运用使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材料成本低,操作要求精度降低,操作步骤得到简化,并可使注气采油周期不间断的循环进行,且适用于不同井况,可随需要订制,还可以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稠油注采一体化管柱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注采转换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D-D截面示意图;
图5为图2中B处放大图;
图6为图2中C-C截面示意图;
图7为滑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
注:本文中稠油注采一体化管柱安装后,位于油井内的部分以靠近油井口处为上,远离油井口处为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效文;李思瑶;李佳奇;孙乾翔;詹轶凡;王俊雄,未经李效文;李思瑶;李佳奇;孙乾翔;詹轶凡;王俊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24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