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穿刺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2111.X | 申请日: | 2015-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3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乐;孙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新乐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A61B5/03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刺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神经外科手术颅内血肿穿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穿刺引流管。
背景技术
由于高血压或者外伤出血造成颅脑内出血的患者,需要进行颅脑穿刺治疗,脑出血是神经内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致残率较高,颅内血肿传统的外科治疗分为开颅血肿清除和穿刺引流吸除血肿,开颅血肿清除需全麻,费用大,创伤大,对患者打击大,受患者年龄、病情、身体状况及医院条件限制。
对于颅内血肿患者,临床常采用放置血肿腔引流管,反复多次注射尿激酶促进血肿排出的治疗方法。目前临床上尚无理想的可反复注射的颅内血肿腔引流管。现有技术的引流管应用时一端放置于颅内血肿腔,另一端出颅接引流袋。每次注射尿激酶时,均需打开引流管根部接头,连接注射器,注射完成后又需要连接引流袋,既操作复杂,又难以保证无菌,可能导致颅内逆行感染。同时要将接头前已引流出的引流液先带回颅内,才能注入尿激酶,而颅内出血患者颅内压较高,部分处于临界边缘,有时多注射数毫升就有可诱发脑疝危及生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价格便宜的颅脑部穿刺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穿刺引流管,包括引流管和引流管末端内壁上的4根内管,内管通过引流管外壁与4根注射管相连通,4根注射管的末端合并在一起,与注射装置相连;在内管末端和引流管末端之间的外部设置有外接管,外接管一端与引流管内部相连通,另一端为可拆卸封闭口,可同时实现颅内压监测;所述的内管的前端上开有孔。
优选方案如下:
内管的前端上开有2-6个孔。孔为一端与内管相连通,另一端与引流管内部相连通,或一端与内管相连通,另一端与引流管外部相连通中的1种或2种。
使用时,尿激酶放置在注射装置内,尿激酶通过注射管注入血肿内部,设置2-6个通孔的作用是为了使尿激酶能够均匀分散到血肿表面,加速血肿分解,转换成液体通过引流管流出。此法可以做到向颅内注入尽可能少的液体,同时避免了将已经引流到引流管的引流液再注回到颅内,减少了颅内感染的机会。
其中设置有外接管是为了方便测颅内压的装置的细管进入,旧工艺中没有单独的通道供测量装置的细管进入,或在引流管的末端直接进入,则会影响引流液的流出,或对测量装置造成污染,十分不便,外接管的设计则解决了这个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体积小,精确度高,注入尿激酶或其他血肿溶解物分散均匀,可加速血肿分解,可以做到向颅内注入尽可能少的液体,同时避免了将已经引流到引流管的引流液再注回到颅内,减少了颅内感染的机会。可以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前端闭合端面局部放大图;
图中:1、引流管,2、孔,3、外接管,4、闭合端面,5、注射管,6、内管,7、可拆卸封闭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具体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穿刺引流管,包括引流管1和引流管1末端内壁上的4根内管6,内管6通过引流管1外壁与4根注射管5相连通,4根注射管5的末端合并在一起,与注射装置4相连;在内管6末端和引流管1末端之间的外部设置有外接管3,外接管3一端与引流管1内部相连通,另一端为可拆卸封闭口7;所述的内管6的前端上开有孔。
内管6的前端上开有4个孔2。其中有2个孔2为一端与内管相连通,另一端与引流管1内部相连通,有2个孔2为一端与内管6相连通,另一端与引流管1外部相连通。
使用时,尿激酶放置在注射装置4内,尿激酶通过注射管5注入血肿内部,设置4个通孔2的作用是为了使尿激酶能够均匀分散到血肿表面,将血肿分解掉转换成液体通过引流管1流出。
其中设置有外接管7是为了方便测颅内压的装置的细管进入,旧工艺中没有单独的通道供测量装置的细管进入,或在引流管1的末端直接进入,则会影响引流液的流出,或对测量装置造成污染,十分不便,外接管7的设计则解决了这个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体积小,精确度高,注入尿激酶或其他血肿溶解物分散均匀,可加速血肿分解,可以做到向颅内注入尽可能少的液体,同时避免了将已经引流到引流管的引流液再注回到颅内,减少了颅内感染的机会。可以推广使用。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新乐,未经王新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21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妇产科可留置清洗给药器
- 下一篇: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外固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