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榨油机炒锅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91792.8 | 申请日: | 2015-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74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 发明(设计)人: | 林方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方刚 |
| 主分类号: | C11B1/04 | 分类号: | C11B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51812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榨油机 炒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榨油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榨油机炒锅。
背景技术
为了提炼油类,需首先对花生、芝麻等物料进行烘炒。炒料装置主要包括用于盛装花生等物料的炒锅,炒锅内设置有搅拌装置,炒锅的底端开设有落料孔,使经过炒热的花生、芝麻等物料可以从落料孔落入榨油装置内。但是炒锅与搅拌装置和榨油装置的接口处往往不可避免的存在空隙,物料很容易会从这些空隙中漏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榨油机炒锅缺少防漏功能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漏功能的榨油机炒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榨油机炒锅包括锅壁和锅底,所述锅壁上均匀分布有向榨油机炒锅内部凸出的凸筋;所述锅底的边缘与锅壁连接,锅底的中心设置有凸台,该凸台的中心处有一个搅拌轴孔,锅底还设置有一个靠近凸筋的落料孔;搅拌轴孔上套有第一硅胶圈,落料孔上套有第二硅胶圈,第二硅胶圈向榨油机炒锅外部延伸。
特别的,所述锅壁呈中空的圆柱状。
特别的,所所述锅底呈圆形的平板状。
特别的,所述凸筋从锅壁延伸至锅底。
特别的,所述第一硅胶圈的纵截面呈工字型。
特别的,所述第二硅胶圈的纵截面呈凸字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锅壁上设置了多个凸筋,在翻炒物料的过程中,凸筋会与物料发生碰撞,促使物料翻动,使物料混合的更加均匀;在搅拌轴孔和落料孔处套上了硅胶圈,避免了物料从炒锅的空隙中漏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榨油机炒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仅代表一种最佳实施方式,不应该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榨油机炒锅包括锅壁1和锅底2,锅底2的边缘与锅壁1连接,锅壁1呈中空的圆柱状,锅底2呈圆形的平板状;锅壁1上均匀分布有向榨油机炒锅内部凸出的凸筋11,凸筋11从锅壁1延伸至锅底2;锅底2的中心设置有凸台21,该凸台21的中心有一个搅拌轴孔211,锅底2还设置有一个靠近凸筋11的落料孔22;搅拌轴孔211套上了纵截面呈工字型的第一硅胶圈23和落料孔22套上了纵截面呈凸字型的第二硅胶圈24,第二硅胶圈24向榨油机炒锅外部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方刚,未经林方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17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弃食用油脂蒸馏加热系统
- 下一篇:一种制氢尾气回收利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