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低耗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1764.6 | 申请日: | 2015-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4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王付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付兴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低耗 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效低耗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然而人们每天都在大量消耗着地球的水,对污水进行处理是节约水资源的一个重要方法之一。
现代社会中,污水处理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然而,现有的污水处理技术中,有占地面积大、设备净化效率低、污泥产量大、运行费用高和操作管理复杂等缺点。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曝气具有防止池内悬浮体沉降,并且加强池内有机物与微生物及溶解氧的接触以及增氧使之加强对污水中有机物的分解。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曝气方法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即:气泡曝气法和表面曝气法,但现有技术的曝气设备往往动力消耗大,运行及维护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低耗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低耗水处理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设置有污水进入端口、处理水排放端口与排气口,罐体包括罐盖、内筒与外筒,污水进入端口与排气端口连通外筒内部,所述内筒为漏斗状,内筒的底部开有污水流通口,进入外筒内的污水通过污水流通口进入内筒,在外筒的内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通过进气管路与位于罐体外的鼓风机相连,曝气装置包括微孔曝气头和曝气管,微孔曝气头与曝气管连接,曝气管连接进气管路,在微孔曝气头上还设有微孔,微孔曝气头为莲蓬形,微孔曝气头上的微孔位于莲蓬形微孔曝气头的下侧部周边且微孔的孔径为0.06-0.12mm;所述罐体上安装有回流管,回流管包括进气口、进浆口、及出浆口,进浆口在内筒下部,出浆口延伸到外筒,进气口与进气管路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筒为圆筒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筒上部有集水槽,集水槽与处理水排放端口相连,集水槽固定在内筒的内壁,集水槽绕内筒内壁一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罐盖上设有检查口,检查口设有三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筒、外筒、罐盖拼接安装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微孔曝气头、曝气管均为不锈钢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将各种水中污染物通过活性污泥法进行生物降解,通过悬浮污泥法过滤、澄清,出水可以达标排放并达到回用水的标准,并将污泥通过回流管回流到外筒,与现有技术中普遍采取工艺技术相比,能自动高效节能地净化污水,具有占地面积小、高效、运行费用低、管理简单、污泥产量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能够很好地满足各村镇、生活小区、学校、度假区等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另外,本实用新型中配设的曝气装置的微孔曝气头上的微孔位于莲蓬形微孔曝气头的侧下部,因此通过微孔曝气头的微孔曝出的气泡,其曝气气泡的初速度方向以微孔曝气头的中心向四周运动,沿由横向逐渐朝向下方过渡,到达曝气池底部后,再由于气泡的上浮升力的作用,因此不留曝气死角,并且,由于气泡运动方向是由微孔曝气头中心横向曝气,以及向下方向的运动,因此,气泡在曝气池中较现有技术的向上速度方向曝气气泡的运动轨迹更长、平均停留时间更长,溶解氧的效率高,曝气效果好,同时,微孔曝气头的微孔在微孔曝气头的下侧部,因此不容易被污水中的沉淀物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罐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微孔曝气头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B向仰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筒、2-内筒、3-罐盖、4-集水槽、5-检查口、6-回流管、7-曝气装置、8-鼓风机、9-微孔曝气头、10-微孔、11-曝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付兴,未经王付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17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