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径导向筒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0896.7 | 申请日: | 2015-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4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胡胜海;郭春阳;邵东;谢婷婷;孙军超;芦晨军;李渊明;费宇霆;马岩;张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55/28 | 分类号: | F16L5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实现不同半径的圆柱状物体导向传输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工业水平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工厂的一些生产运输加工工序中,为了能够节约机器的数量,提高机器的通用性,对变径导向装置的应用以及要求越来越多。近年来也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变径导向装置,并且应用在各行各业,变径导向装置的发展前景以及应用领域的宽广也一直被人们看好。现在有一些关于变径导向装置的专利。但是大多都是机械结构比较单一,结构不够可靠。专利一种变径导向器公开号为CN203656477U,涉及一种用于管道内部半径可变的变径导向器,包括导向杆和设置在导向杆上的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一端固定在导向杆上,另一端固定在滑套上,滑套套在导向杆上,工作时可根据不同管道半径调节导向器支撑架半径。但是其存在结构不可靠,应用领域比较窄的缺点,不能适用于工厂中起到运输导向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实现不同半径的圆柱状物体导向运输的功能一种变径导向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变径导向筒,其特征是:包括基座、转动套筒、固定套筒、变径单元、电机,基座上固定支撑架和电机连接板,固定套筒通过支撑架与基座固定连接,转动套筒套在固定套筒外部,转动套筒上设置齿弧,电机安装在电机连接板上,电机的输出端连接齿轮,齿轮与齿弧相啮合,转动套筒上均匀设置六个变径斜槽,固定套筒上设置与六个变径斜槽对应的六个圆孔,变径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变径斜块、变径狐板,所述的变径单元有六个,每个变径斜块穿过一个变径斜槽和与之对应的一个圆孔,变径弧板均位于固定套筒里组成筒结构,每个变径斜块上均安装有弧板复位弹簧,转动套筒上固定弹簧连接板,弹簧连接板和支撑架之间安装转动套筒复位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个电机驱动齿轮齿弧,应用弹簧蓄能,结构简单,机械结构可靠,因此导向运输性能好。与以往专利相比较,本实用新型专利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可靠、布局合理,更适合完成不同半径的圆柱状物体的导向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变径斜块和变径弧板的轴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转动套筒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详细地描述:
结合图1~4,本实用新型其主要组成有:基座1,支撑架2,转动套筒3,固定套筒4,变径斜块5,转动套筒复位弹簧6,弹簧连接板7,变径弧板8,弧板复位弹簧9,齿弧10,齿轮11,挡片12,螺钉13,电机连接板14,电机15,减速器16。
导向筒机构中,固定套筒4上均匀分布着六个圆孔,固定套筒4与支撑架2焊接,支撑架2通过螺栓和基座1相连,转动套筒3上均匀分布着六个变径斜槽并且与固定套筒4上的圆孔相对应,变径斜块5和变径弧板8焊接在一起,变径斜块5上安装有弧板复位弹簧9,变径斜块5上侧和固定套筒4和转动套筒3相配合,可以沿着转动套筒3的斜槽运动,从而使变径弧板8伸缩。固定套筒4上侧焊接一块弹簧连接板7,在支撑架2和弹簧连接板7中间安装着转动套筒复位弹簧6。
结合图1,图2,驱动机构中,电机连接板14通过螺栓和基座1相连,电机减速器16固定在电机连接板14上,齿轮11通过键和电机输出轴相连,齿轮11的另一侧通过螺钉和挡片12将齿轮轴向固定在电机输出轴,齿弧10焊接在转动套筒3上,并且与齿轮11相配合。
工作时电机15开启后开始转动,带动齿轮11转动,齿轮11与转动套筒3上的齿弧10啮合,齿弧10随着啮合传动,转动套筒3随着齿弧10转动,当转动套筒3转到变径所要求的角度,电机15停止转动,同时转动套筒复位弹簧6被拉伸蓄能。此过程中,固定套筒4与转动套筒3相对转动,变径斜块5沿着转动套筒3的变径斜槽背离径向拉出,变径弧板8所围成的导向筒径放大实现导向筒变径,弧板复位弹簧9也压缩蓄能。工作结束的同时电机15断电,转动套筒3在转动套筒复位弹簧6作用下复位,变径弧板8在弧板复位弹簧9作用下也随之复位,即实现变径导向筒口径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08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央空调管道检测机器人摄像头云台
- 下一篇:一种长短可调式哈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