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弹性垫块的沉管隧道最终接头阻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0188.3 | 申请日: | 2015-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0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代敬辉;王朝辉;张志安;李建芳;郭建文;尚颋;梁素琴;肖刚刚;罗华平;张景华;叶忠厚;李盼;安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29/063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3002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垫块 隧道 最终 接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弹性垫块的沉管隧道最终接头阻浆结构,属于沉管隧道管底注浆的阻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沉管隧道管段沉放完成后,与暗埋段隧道主体之间设置有1.5m长最终接头,为了保证最后一节管段在注浆施工过程中,浆液流到后最终接头内,在最后一节管段对应的小基坑底座平台混凝土上提前预埋阻浆带,阻浆带在沉管沉放到位后,由于受到管段压力的作用产生一定的压缩,与管段底部密贴,防止漏浆。
阻浆带材质及规格的选择要保证沉管沉放到设计标高后有一定的压缩量,但又不能被破坏。以前阻浆带的材质通常会选择聚氨酯软质泡沫塑料,根据实验结果及已往经验来看,此种材料的阻浆带强度不高,受到外力作用后损伤严重,很难起到阻浆的作用。
在现有施工过程中,管段底部在注浆前后其所受压力是不同的,在施工前后也很容易引起受力不平衡导致损坏阻浆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施工前后管段底部在注浆前后其所受压力不平衡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阻浆带结构既可满足一定的抗压要求,又可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具有相当的压缩性,可以达到阻浆效果,避免了因浆液外流到最终接头内造成后期清理困难而耽误施工工期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弹性垫块的沉管隧道最终接头阻浆结构,该结构包括沉管管段1、管段底部平台2、弹性垫块3、阻浆带4、注浆管5;注浆管5设置在沉管管段1的底部;管段底部平台2与所述沉管管段1之间设有两道阻浆带4,管段底部平台2与阻浆带4连接处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弹性垫块3,阻浆带4通过螺栓固定在管段底部平台2上,阻浆带4与弹性垫块3之间为弹性接触。
安装固定前,弹性垫块3的高度高于管段底部平台2平面2-3.5mm;
安装固定后,弹性垫块3的高度高于管段底部平台2平面1.5-2.5mm。
弹性垫块3的橡胶材料与阻浆带4的橡胶材料组分不同,弹性垫块3的橡胶材料抗压缩形变性能高于阻浆带4的橡胶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此种结构的阻浆带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具有一定的强度及可观的压缩性能,通过实践证明,在沉管管段基础注浆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防止浆液外溢,同时可以很好的保证注浆前后管段底部的受力平衡。
附图说明
图1是安装有本实用新型阻浆带结构的最终接头处的横断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阻浆带与弹性垫块的细部结构图。
图中:1-沉管管段,2-管段底部平台,3-弹性垫块,4-阻浆带,5-注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带弹性垫块的沉管隧道最终接头阻浆结构,该结构包括沉管管段1、管段底部平台2、弹性垫块3、阻浆带4、注浆管5;注浆管5设置在沉管管段1的底部;管段底部平台2与所述沉管管段1之间设有两道阻浆带4,管段底部平台2与阻浆带4连接处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弹性垫块3,阻浆带4通过螺栓固定在管段底部平台2上,阻浆带4与弹性垫块3之间为弹性接触。
安装固定前,弹性垫块3的高度高于管段底部平台2平面2-3.5mm;
安装固定后,弹性垫块3的高度高于管段底部平台2平面1.5-2,5mm。
弹性垫块3的橡胶材料与阻浆带4的橡胶材料组分不同,弹性垫块3的橡胶材料抗压缩形变性能高于阻浆带4的橡胶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01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