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0094.6 | 申请日: | 2015-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38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伟 |
主分类号: | A47G19/14 | 分类号: | A47G1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用生活电器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壶。
背景技术
用茶壶泡茶,通常很讲究控制泡茶的时间,以控制浓度,煮药茶、参茶时,更是重视火候控制,否则影响效果,目前通常达到适合的浓度后,将其取出进行人工过滤,否则一直将茶包侵入水中会影响茶的口感及效果,采用此结构的茶壶,操作非常麻烦,过滤需要专门工具,否则会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的茶壶。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一种茶壶,包括壶体(2)及壶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2)内设有滤壶(4),滤壶(4)的底部设有浮球体(5),滤壶(4)的上部设有导向杆(6),导向杆(6)从壶盖(3)的中部通孔可上下移动地穿出,所述壶体(2)或壶盖(3)上设有使浮球体(5)位于壶体(1)底部的定位装置。
所述壶盖(3)包括上盖(30)、下盖(31),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一滑块(32)、一复位弹簧(33),所述下盖(31)上设有一侧开口结构的倾斜滑槽座(34),倾斜滑槽座(34)的上端更为靠近中部通孔位置,所述滑块(32)的上方设有一按压柄(35),滑块(32)朝向中部通孔位置设有一摩擦块(36),摩擦块(36)从倾斜滑槽座(34)的开口处穿出,滑块(32)安装在倾斜滑槽座(34)内,按压柄(35)从上盖(30)的定位孔(37)中可上下滑动地穿出,复位弹簧(33)位于滑块(32)底部与倾斜滑槽座(34)的内底部之间。
所述定位装置为设在壶体(2)底部的电磁铁(7)及控制电磁铁工作的控制装置,所述浮球体(5)为磁性吸合体。
所述定位装置为设在壶盖(3)通孔处的槽口(8)及位于导向杆(6)上部的卡位(9)。
所述定位装置为设置在壶盖(3)通孔处的具有凸起(10)的硅胶套环(11),所述导向杆(6)上部设有与凸起(10)配合的凹槽(12)。
所述定位装置为设置在导向杆(6)上部的具有凸台(13)的硅胶圈(14),所述壶盖(3)通孔处设有与凸台(13)配合的卡槽(15)。
所述滤壶(4)为下端开口结构,下部设有凹陷卡口(16),所述浮球体(5)上部设有与凹陷卡口(16)配合的突点(17)。
所述茶壶还具有一壶座(1),壶座(1)与壶体(2)通过电耦合器连接,为壶体(2)提供电源,壶体(2)底部设有发热盘。
所述壶座(1)上设有电加热装置。
所述壶体(2)底部设有电源插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在壶体内设有具有浮球体的滤壶及可上下移动地穿设在壶盖上的导向杆在壶体或壶盖上设有使浮球体位于壶体底部的定位装置,此结构的茶壶,在冲茶时,可以将滤壶固定在壶体的底部,当冲好茶后,只要解除定位装置的定位作用,滤壶就可以通过浮球体浮于水面之上,不再对茶包进行冲泡,因此可以较为方便地控制泡茶的时间,且方便过滤。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茶壶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茶壶结构分解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滤壶定位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滤壶非定位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的茶壶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的茶壶过滤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的茶壶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三的茶壶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三的茶壶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四的茶壶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五的茶壶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述茶壶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伟,未经王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00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