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密封式快捷取样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89382.X | 申请日: | 2015-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4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强;赵文波;卢乙试;徐书涛;房海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龙宇煤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 |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勇 |
| 地址: | 476600 河南省商***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快捷 取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样器,尤其涉及一种密封式快捷取样器。
背景技术
随着化工行业的发展,煤粉和石灰石等一些固体颗粒取样的频率和要求越来越严格,使用常规的手动取样工具存在以下缺陷,一是易对操作者造成伤害,主要是设备内条件发生变引起样品外泄伤害操作人员,二是取样过程中受外部条件的影响造成样品的污染,导致分析数据无效影响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密封式快捷取样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密封式快捷取样器,包括取样管,该取样管内腔套装有拉杆,其外壁上固定连接挡板,所述挡板位于取样管中后部,所述取样管为圆形管状体,圆形管状体的前端开口,后端通过后堵头进行封堵,该取样管前部开设接样口,其中后部开设出样口,出样口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取样袋的卡箍,所述拉杆上固定两个圆形取样板,两取样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接样口的长度,其中一个取样板固定在拉杆前端面上,拉杆后端穿出取样管后堵头并与限位片固定连接;所述取样板匹配套装在取样管内,其外径略小于取样管内径,所述取样板在拉杆的带动下沿取样管内壁前后滑动。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的取样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加强片。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的取样板采用不锈钢板加工而成。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的取样管的内径为2cm,长度为66cm,其采用不锈钢管或碳钢管制成。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的挡板外径为5cm,其距取样管前端面30cm。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的接样口的长度为20cm,两取样板之间的距离为30cm。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的卡箍为不锈钢双钢丝卡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密封式快捷取样器用挡板将设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隔绝,通过反复抽拉拉杆,实现了密闭快速取样,保证了取样人员的安全,避免在取样过程中因样品外漏带来的危害,并且保证了样品的代表性。同时,本实用新型由取样管和拉杆组成,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安全不污染环境,制造成本低,易于推广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密封式快捷取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密封式快捷取样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代表的意义为:1、取样管,2、取样板,3、接样口,4、挡板,5、拉杆,6、限位片,7、出样口,8、卡箍,9、取样管的后堵头,10、加强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参见图1和图2,一种密封式快捷取样器,包括取样管1,该取样管1内腔套装有拉杆5,其外壁上固定连接挡板4,所述挡板4位于取样管1中后部,所述取样管1为圆形管状体,圆形管状体的前端为开口,后端通过后堵头9进行封堵,该取样管1前部开设接样口3,其中后部开设出样口7,出样口7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取样袋的卡箍8,所述拉杆5上固定两个圆形取样板2,两取样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接样口3的长度,其中一个取样板2固定在拉杆5前端面上,拉杆5后端通过开设在后堵头9上的通孔穿出取样管后堵头9并与限位片6固定连接;所述取样板2匹配套装在取样管1内,其外径略小于取样管2内径,所述取样板2在拉杆5的带动下沿取样管2内壁前后滑动。所述的取样板2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固定取样板2的加强片10。所述的取样板2采用不锈钢板加工而成。所述的取样管1的内径为2cm,长度为66m,其采用不锈钢管或碳钢管制成,将不锈钢管或碳钢管锯断,其前、后两端分别焊接前、后堵头,在后堵头中心开设供拉杆后端穿出的通孔,通孔直径略大于拉杆外径,所述的挡板外径为5cm,其距取样管前端面30cm,所述的接样口的长度为20cm,两取样板之间的距离为30cm。所述的挡板4直径为5~6 cm。所述的卡箍8为不锈钢双钢丝卡箍。
本实用新型密封式快捷取样器的使用方法:首先,将取样袋套在出样口7外壁上,并用用卡箍8固定;然后,将拉杆5推至取样位置,接完样后向后拉动拉杆5,样品从出样口流出进入取样袋,再向前推进拉杆接样,反复拉动拉杆5即可完成取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龙宇煤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龙宇煤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93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