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工作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89005.6 | 申请日: | 2015-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2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 发明(设计)人: | 申海舰;闻淑华;刘强;吴玉鹏;林广飞;孙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申海舰 |
| 主分类号: | B25H1/02 | 分类号: | B25H1/02;B25H1/16;B25H1/10;B25B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53000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工作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持工件加工的工作台,尤其涉及一种可夹持工件的多功能工作台。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加工产品时,通常都采用将工件放置在工作台上固定后,然后对工件进行加工,工作台无法夹持薄板和长度较短的管子,并且无法调节夹持45o的工件,而且设备比较笨重,在调节工作台支架高度时要两个人协作才能完成,在实训或技能比赛时受限较多。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工作台,该多功能工作台能够实现夹持薄板和长度较短的管子,并且能够调节夹持45o的工件,而且设备比较轻便,在调节工作台支架高度时要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在实训或技能比赛时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多功能工作台包括底盘、支架、活动平台和夹持臂,支架为一管体,支架竖直固定安装在底盘上,活动平台包括平板部和第一套接部,第一套接部设置第一固定手柄,平板部固定安装在第一套接部上,第一套接部套置于支架上,第一套接部可沿着支架上下滑动,通过第一固定手柄可将活动平台固定在需要的高度位置,夹持臂包括转臂、第二套接部和固定第二套接部的第二固定手柄,第二套接部套置于支架上,将第二套接部移动至需要的高度后,再通过第二固定手柄将其固定,第二套接部设置安装转臂的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转臂设置第一开口、第三固定孔和第四固定孔,固定板插置转臂的第一开口中,于第一固定孔和第三固定孔中组装螺栓,于第二固定孔和第四固定孔中组装螺栓,从而将转臂固定在固定板上,当需要转臂转动时,拆掉组装在第二固定孔和第四固定孔中的螺栓,旋转转臂至另一个第四固定孔的位置处,然后在将螺栓组装在该处的第四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中,为了在转臂上能够夹持板状的加工件和短管状的加工件,可在转臂上更换组装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第一夹持件可固定板状加工件,第二夹持件可固定短管状加工件。
优选的,转臂一端设置套接孔和第三固定手柄,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插置于套接孔中,然后通过第三固定手柄将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固定。
优选的,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插置部和第一夹持部,在圆柱形的第一夹持部上设置第二开口和加紧螺栓,将短管类的工件放置在第二开口中,然后通过加紧螺栓将短管类的工件固定,便于生产加工。
优选的,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二插置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包括两个夹持板,于其中的一个夹持板上设置两个紧固螺栓,将板状类的工件放置在两个夹持板之间,通过紧固两个紧固螺栓,从而将板状类的加工工件固定,便于生产加工。
当所需要加工的工件需要选装一定的角度加工时,只需松动第三固定手柄,然后转动第一夹持件或第二夹持件,使得第一夹持件的夹口或第二夹持件的两个夹持板转动至所需的角度后,然后用第三固定手柄将其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多功能工作台结构简单、轻便、操作容易,实用性强,同时可对板状加工件和短管状加工件进行固定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工作台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工作台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夹持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夹持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底盘1、支架2、活动平台3、夹持臂4、平板部31、第一套接部32、第一固定手柄33、转臂41、第二套接部42、第二固定手柄43、固定板44、第一固定孔45、第二固定孔46、第一开口47、第三固定孔48、第四固定孔49、第一夹持件5、第二夹持件6、套接孔411、第三固定手柄412、第一插置部51、第一夹持部52、第二开口53、加紧螺栓54、第二插置部61、第二夹持部62、夹持板63、紧固螺栓6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工作台的结构、特征及其工作方式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现结合实际并结合简图作如下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申海舰,未经申海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90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血氧测量方法和血氧测量装置
- 下一篇:速显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