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锤冲击钻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88544.8 | 申请日: | 2015-0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0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 发明(设计)人: | 黄灿权;陈德丽;刘仕春;范清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科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F3/00 | 分类号: | B25F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黄志兴;李翔 |
| 地址: | 中国香港新界荃湾青***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锤 冲击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携式电动工具,特别是一种能够提供电锤功能及电钻功能的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电钻作为一种常见的手持电动工具在工业生产及室内装饰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普通的电钻适合于在诸如木材、泡沫、复合板等相对柔软的材料上钻孔,在此情形下钻头没有附加冲击功能。另一方面,电锤冲击钻主要用来在混凝土、楼板、砖墙和石材等坚硬物体上钻孔。冲击型电钻是在普通电钻的基础上,增加了驱动机构以往复打击钻头的顶部,提供打击功能。由于冲击型电钻的钻头在转动的同时还产生了沿着电钻杆的方向的快速往复运动(频繁冲击),所以它可以在脆性大的水泥混凝土及石材等材料上快速打孔。
电锤冲击钻的机身前端通常配置了用于夹紧不同类型工具头的工具头夹具,这样的工具头包括木工钻、水泥钻、电锤钻等等。常见的工具头夹具都需要使用外置的具有螺纹的扳手以通过旋紧工具头夹具上的锁定套来固定或者解除工具头。然而,这样的工具头夹具存在的问题就在于需要配置外置的扳手,不但增加了整机成本而且扳手很容易丢失,从而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需要一种电锤冲击钻,其可以在不需要使用外部工具的情况下就可以让用户方便地进行工具头的安装锁定和解除锁定,以方便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锤冲击钻,包括机身、安装在机身内的电机、连接到机身的手把、以及安装于机身上并且驱动连接到电机的工具头。该电锤冲击钻还包括:工具头夹具,该工具头夹具包括设置套筒、锁定圈、控制圈以及C形圈;设置套筒通过螺纹与锁定圈连接;锁定圈与控制圈之间通过具有第一不规则周面形状啮合;控制圈与C形圈之间通过具有第二不规则周面形状啮合。
优选地,第一不规则周面形状啮合或第二不规则周面形状啮合为具有长端和短端的封闭形状。
更优选地,封闭形状在其长端的周面呈圆周形,而在短端的周面呈直线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设置套筒中还设置有环形弹簧,用于将该设置套筒偏压到一个预定的旋转位置。
附图说明
参照本说明书的余下部分和附图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性能和优点作进一步的理解;这些附图中同一个组件的标号相同。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电锤冲击钻的侧视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电锤冲击钻的工具头夹具的特写。
图3a示出了图1中电锤冲击钻的模式选择旋钮组件的特写。
图3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中另一个实施例的电锤冲击钻的模式选择旋钮组件的特写。
图4a-图4b是图1中的电锤冲击钻的爆炸分解图,该爆炸分解图被分割并分别置于图4a-图4b中。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电锤冲击钻的侧视图。
图6示出了图5中电锤冲击钻的工具头夹具的特写。
图7a-图7b是图5中的电锤冲击钻的爆炸分解图,该爆炸分解图被分割并分别置于图7a-图7b中。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中电锤冲击钻的模式切换机构的结构和特点。从以下的叙述还可以轻易得知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其它不同的好处和优点。
图1中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电锤冲击钻。该电锤冲击钻包括机身44、位于机身前端的工具头夹具2、工具头夹具2的后面的机身44上连接了可卸下的辅助手柄1、以及位于机身尾端的主手柄4。在主手柄4的一侧还具有启动开关6。在机身44的一侧配置了模式选择旋钮组件3。在主手柄4的底端连接有配置了电源插头的电源线5。图1中显示的因此是一种使用交流电作为电源的电锤冲击钻。上述的电锤冲击钻的部件都是现有的电锤冲击钻中常见的,因此这里不再详细说明。图2中示出的是图1中工具头夹具2的放大视图。
图3a中则示出了图1中的电锤冲击钻的机身上的模式选择旋钮组件3的特写,其中可见该旋钮组件3包括大体为圆形且表面有突起部分的旋钮7,该突起部分用于使得用户可以用手施加扭力以转动该旋钮7。在旋钮7的突起部分上还具有三角形的指示标记,以指示当前模式选择旋钮组件3所处在的模式位置。在旋钮7的外围的机身部分,印上了若干个标记8、9、10、11,从而当旋钮7指向某一个标记时模式选择旋钮组件3的内部机构使得电锤冲击钻工作在相应位置。其中,标记8代表只转动不冲击的模式;标记9代表既冲击又转动的模式;标记11代表只冲击不转动的模式;标记10代表逆向冲击的模式。
图4a-图4b中示出的图1中的电锤冲击钻的内部零件对照它们在图4a-图4b中的标号在以下列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科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创科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85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度可调节式机加工操作平台
- 下一篇:连体减震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