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偏移的导向锻锤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87823.2 | 申请日: | 2015-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0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韩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伟达铸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7/04 | 分类号: | B21J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偏移 导向 锻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锻造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偏移的导向锻锤。
背景技术
利用气压或液压等传动机构使下落冲击部(活塞、锤杆、锤头),锤头设置在锻锤机架的滑槽内,锤头沿滑槽向下运动并积累动能,在极短的时间施加给锻件,使之获得塑性变形能,完成各种锻压工艺的锻压机械称为锻锤。
通常,锻锤以很大的砧座作为打击的支承面,在工作行程时,锤头的打击速度瞬间降至零,工作是冲击性的,能产生很大的打击力,而锻件对锤头产生的反向冲击力也很大,当锤头撞击锻件不规则锻面(比如锻件表面为斜面),则反向冲击力并不竖直向上,在水平方向上仍旧存在一个偏移的力。当锻面的倾斜程度较大时,锤头撞击锻件并产生较大的偏移力,迫使锤头发生侧移,导致锤杆断裂同时锤头脱出滑槽造成生产事故,后果相对严重。
因此急需一种锻冲时,能够防止锤头侧移从滑槽内脱出的锻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偏移的导向锻锤,减少锻冲时产生的侧向反冲力,防止锤头脱出,增加生产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偏移的导向锻锤,包括机架和锤头,所述机架上具有供锤头滑动的滑槽,锤头设置于滑槽内,其特征是:所述机架上设有限位凸棱,所述限位凸棱竖直设置,所述锤头侧面上设有与限位凸棱相对应的限位槽,所述机架表面设有防止锤头脱出的侧封结构,所述侧封机构位于滑槽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锤头的侧面上设置与限位凸棱相对应的限位槽,限位凸棱对限位槽具有抵触作用,可抵消锤头侧向偏移的作用力,达到限位作用,使锤头延限位凸棱的方向上下移动,防止锤头从滑槽内脱出的情况发生,使锻造过程更为安全可靠。锤头撞击锻件产生侧向偏移力,当锤头发生偏移时,侧封结构可提供锤头侧表面一个抵抗侧移的力,防止锤头脱出滑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限位槽设置于锤头的侧棱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设置在锤头的4个侧棱处,四处侧棱上的限位槽受力均匀,能够承受更大的偏移冲击力,防止锤头脱出滑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侧封结构包括托辊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于滑槽旁的机架表面,所述托辊与固定块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锤头撞击锻件表面发生偏移时,锤头侧表面与托辊相接触,托辊转动连接可降低锤头表面与托辊之间的摩擦力;同时,托辊的转动可以将侧向偏移力转化为竖直方向上的偏移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托辊与锤头侧表面间隙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托辊与锤头侧表面无接触,减少托辊转动与磨损,延长托辊使用寿命,同时也降低噪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的内表面设置有若干导槽,所述锤头侧面与导槽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导块,所述导槽和导块相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槽和导块相配合,对锤头的移动方向具有限定作用,使其仅能延导槽的方向进行移动,对偏移力具有小幅的矫正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块端面呈三角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角形的导块和三角形的导槽,相互配合,对抵抗侧向偏移力具有良好的抵抗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偏移的导向锻锤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2的B剖视图;
图4为锤头的截面视图。
附图标记:1、机架;11、导槽;12、限位凸棱;2、锤头;21、导块;22、限位槽;3、侧封结构;31、托辊;32、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防偏移的导向锻锤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防偏移的导向锻锤,包括机架1和锤头2,所述机架1上具有供锤头2滑动的滑槽,锤头2设置于滑槽内,所述机架1上设有限位凸棱12,所述限位凸棱12竖直设置,所述锤头2侧棱处设有与限位凸棱12相对应的限位槽22。
通过设置限位槽22与限位凸棱12,当锤头2撞击锻件表面时,产生侧向移动时,锤头2与其侧棱处的限位槽22一同挤压机架1和的限位凸棱12,限位凸棱12卡紧于限位槽22内,抵消其水平方向内的偏移力,仅留下竖直方向上的反作用力,防止锤头2脱出滑槽,提高生产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伟达铸锻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伟达铸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78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冲床用螺栓热镦模具
- 下一篇:一种轮胎模具轧制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