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分离喇叭之漂浮式水舞音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87355.9 | 申请日: | 2015-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8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陈灿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灿曜 |
主分类号: | H04R1/02 | 分类号: | H04R1/02;H04R1/4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分离 喇叭 漂浮 水舞 音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一种漂浮式水舞音箱装置,尤指一种可分离喇叭之漂浮式水舞音箱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音箱除了用于发出声音之外,也成为娱乐、装饰中经常被选用的重要设备。音箱工业都不断地在改进音箱的各种不同的结构。此种重新设计的目的之一为增加其使用性,例如,提供一可随喇叭声音之不同音频,而藉由控制电路使发光组件发光,并有如走马灯之效果,使音箱可具有不同之声光效果,以增加音箱之功能者。
但是,习知技术并未针对能呈现如“可分离喇叭”使用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可分离喇叭之漂浮式水舞音箱装置,其具有能分离喇叭使用的结构特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可分离喇叭之漂浮式水舞音箱装置,其具有耐久性与携带方便的结构特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分离喇叭之漂浮式水舞音箱装置,其包含:
一第一主机单元,适合于水中使用,包含:
一外壳,包含一上壳及一下壳组成内部具有中空之气室,使该外壳形成为可漂浮于水中,该下壳的底面设有一进水口,该上壳之顶面设有多个贯穿该上壳的第一喷口,该外壳设有至少一连通该等第一喷口与该进水口之通道,其中该上壳之顶面还设有一第一结合部,该第一结合部系具有至少三个第一磁铁;
一水泵浦,设置于该外壳内,且该水泵浦的吸入端透过该外壳的进水口向外连通;及
一第一控制电路,设置于该外壳内,该第一控制电路与该水泵浦电连接以控制该水泵浦动作;其中,启动该水泵浦通过该外壳之进水口将该水吸入,并将该水压送通过该通道至该等第一喷口并向外喷出,以形成水柱;
一第二主机单元,适合于台面上使用,包含:
一机座,其内部设有一第二控制电路,该机座之一侧面设有一第二结合部,该第二结合部系具有至少三个第二磁铁;以及
一音响单元,包含一音箱本体,系具有至少一扬声器单体,用以自该第一主机单元或该第二主机单元接收一音源讯号并传送到该扬声器单体以播放该音源讯号,其中该音箱本体的一侧面设有一第三结合部,该第三结合部系具有至少三个第三磁铁,该至少三个第三磁铁用于与该至少三个第一磁铁及该至少三个第二磁铁磁吸,藉此,使该音箱本体之第三结合部能与该第一主机单元之第一结合部,或该第二主机单元之第二结合部磁吸结合在一起;
其中,当该至少三个第三磁铁与该至少三个第一磁铁磁吸结合时,能形成电导通,使该第一主机单元能将一该音源讯号传送到该扬声器单体;
其中,当该至少三个第三磁铁与该至少三个第二磁铁磁吸结合时,能形成电导通,使该第二主机单元能将一该音源讯号传送到该扬声器单体。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该第一结合部进一步具有至少三个第一凹形容槽供容纳该至少三个第一磁铁,还在该第一结合部上设置一第一保护构件,供覆盖该至少三个第一磁铁以防止第一磁铁外露而氧化。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该第二结合部进一步具有至少三个第二凹形容槽供容纳该至少三个第二磁铁,还在该第二结合部上设置一第二保护构件,供覆盖该至少三个第二磁铁以防止第二磁铁外露而氧化。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该第三结合部进一步具有至少三个第三凹形容槽供容纳该至少三个第三磁铁,还在该第三结合部上设置一第三保护构件,供覆盖该至少三个第三磁铁以防止第三磁铁外露而氧化。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该外壳之下壳进一步设有至少一第二喷口,该第二喷口贯穿该下壳的外壁面且与该下壳的外壁面相切,且该第二喷口与该通道相连通,使该水通过该第二喷口沿该下壳之外壁面的切线方向喷入该水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该第一主机单元还包含一第一电源供应单元,系设置于该外壳内,且与该第一控制电路电连接,以提供该第一主机单元所需电力。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该外壳之下壳还设有至少一开孔,并且该第一控制电路还包含至少一探针,该探针位于该开孔内,当该探针位于一第一状态时其系与该水接触并使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形成通路,当该探针位于一第二状态时其系未与该水接触并使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该水泵浦间形成断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该第二主机单元还包含一第二电源供应单元,系设置于该机座内,且与该第二控制电路电连接,以提供该第二主机单元所需电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灿曜,未经陈灿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73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