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护理用悬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87220.2 | 申请日: | 2015-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8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凌;邵海波;王晶;肖文秀;金艺;付思思;王佳雯;孟丽莹;张雅丽;崔屹;孙倩;陆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2000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护理 悬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护理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护理用悬挂装置。
背景技术
医学上的引流是指依靠吸引力或重力从一个体腔或伤口抽取液体的过程。通过引流过程使器官组织腔隙或体腔内容物引出体外的主要作用是:排除体内不适当蓄积的炎性渗出液、消化液、血液和坏死组织;或者促使脓腔或手术野死腔缩小或闭合。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引流装置由引流袋和引流导管等主要部分组成。在使用时,需要将引流袋悬挂起来,通过引流导管与患者体内的连通实现引流。
目前医院大多使用绳带对各类引流装置实现悬挂,其不但外形不美观,影响床位整洁;而且在患者翻身及更换体位时,需要将绳带重复解开,护士在进行临床的日常护理操作过程中,也需时刻反复松解绳带,费时费力。此外,由于绳带悬挂位置局限,不方便移动,对某些过短的引流导管容易牵拉,构成了安全隐患;在同一位患者同部位存在多根引流管的情况下,经常无法分开固定,不利于观察各条引流导管的工作情况,还容易造成多根引流导管之间的无序缠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供多个引流装置悬挂且在悬挂过程中方便移动单个引流装置的护理用悬挂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护理用悬挂装置,包括导轨主体,该导轨主体为下部设有纵向开槽的管状型材,在纵向开槽内设有滑动轨道;滑动轨道上设有若干个滚轮,每个滚轮连有一个开口向上、用于悬挂引流装置的挂钩,挂钩在滚轮的带动下沿滑动轨道作直线滑动;滑动轨道包含若干个光滑段和若干个阻尼段,若干个光滑段之间互不相邻,若干个阻尼段之间互不相邻。
在上述所提供的护理用悬挂装置中,导轨主体下部的纵向开槽内设滑动轨道,且在滑动轨道上设有若干个带挂钩的滚轮,通过该若干个挂钩,便可以同时悬挂多个引流装置。临床使用中,无论是要对一名患者的多个引流装置进行悬挂,还是要对多名患者的引流装置同时悬挂,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护理用悬挂装置均适宜使用。由于挂钩可以在滚轮的带动之下沿滑动轨道作滑动,因此悬挂于该装置上的多个引流装置的位置也可以根据需要而调整,不但方便移动,还可减少患者的牵拉,减轻护理人员的重复工作。此外,为了避免在通过滚轮带动挂钩滑动时用力不当、造成多个引流装置之间相互碰撞或引流导管发生相互缠绕的情况发生,本装置的滑动轨道设有若干个相间排列的光滑段和阻尼段。在光滑段,滑动轨道表面的摩擦力极小,滚轮可无阻力地自由滑动;而在阻尼段,滑动轨道表面的摩擦力较大,滚轮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会减慢滑动速度、直至停止滑动,这样即可减少在移动某个引流装置时由于用力不当,造成两个引流装置碰撞在一起或其引流导管缠绕在一起的可能性。
与现有的引流装置悬挂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上述护理用悬挂装置,不但实现了多个引流装置的有序悬挂,与科室环境融为一体;同时提供了对各个引流装置的便捷移动功能,减少了护理人员的护理负担;更重要的是,还可防止在移动引流装置过程中,多个引流装置间互相碰撞或引流导管间互相缠绕的情况,确保了对患者进行引流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护理用悬挂装置中,滑动轨道的阻尼段设有阻尼橡胶外层或阻尼塑料外层。阻尼材料是将固体机械振动能转变为热能而耗散的材料,在滑动轨道上设有阻尼材料外层,即可使滑动的滚轮在阻尼作用下,减慢滑动速度直至停止。阻尼塑料和阻尼橡胶均为常用的阻尼材料,均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护理用悬挂装置中,滑动轨道上设有纵向贯穿的凹槽,滚轮上设有嵌入凹槽内的凸部。优选地,该种纵向贯穿的凹槽设于滑动轨道在垂直方向的顶端。设于滑动轨道上的滚轮在沿滑动轨道作直线滑动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滚轮自身的转动,这种转动会引起与滚轮相连的挂钩的晃动,进而使悬挂于挂钩上的引流装置发生晃动。为了减小这种引流装置的不稳定性,可在滑动轨道与滚轮接触的面上,对应地增设匹配的凹槽和凸部,使滚轮上的凸部嵌入滑动轨道表面的凹槽内,这样在滚轮沿滑动轨道进行直线滑动的过程中,滚轮便不会发生周向的自身转动,确保了挂钩以及引流装置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72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