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换辊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87110.6 | 申请日: | 2015-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9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周永南;冯明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通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9/12 | 分类号: | B65H19/12;B65H26/08 |
代理公司: | 江阴大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赵贵春 |
地址: | 214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辊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光学膜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例如电视机、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终端用显示触摸屏硬化膜;立体显示用的3D膜;机场、高铁、道路等用的反光膜;LED节能灯用的匀光膜;各类消费类电子产品外壳、家电控制面板的硬化膜以及太阳能背板组件等。在各类光学膜的制备过程都会用到涂布设备,其中光学基材膜需要实现固定于释放辊上,现有的释放辊在使用完一卷之后需要人工进行更换,工作效率较低。现有技术急需一种换辊效率高的换辊机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换辊效率高的换辊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换辊机构,包括通过伺服电机驱动的转换轮,所述转换轮上对称设有一对输出辊,所述输出辊上卷绕有基膜,所述转换轮上设有激光测距仪,所述激光测距仪包括基座和设置与基座上的激光头,所述输出辊中心沿轴向设有激光接收器,所述激光接收器与激光头配合接收,所述输出辊上设有容纳激光束通过的激光通孔。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换辊机构可以利用激光测距仪检测输出辊上基膜的使用情况,根据使用情况通过伺服电机驱动转换轮进行输出辊之间的转换。
作为优选地,所述转换轮包括轮轴和轮毂,所述轮毂与轮轴之间通过连接臂连接。这样的设计是对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作为优选地,所述轮轴与伺服电机驱动连接。这样的设计是对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换辊机构可以利用激光测距仪检测输出辊上基膜的使用情况,根据使用情况通过伺服电机驱动转换轮进行输出辊之间的转换,提高了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伺服电机;2、转换轮;3、输出辊;4、基膜;5、基座;6、激光头;7、激光接收器;8、轮轴;9、轮毂;10、连接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换辊机构,包括通过伺服电机1驱动的转换轮2,所述转换轮2上对称设有一对输出辊3,所述输出辊3上卷绕有基膜4,所述转换轮2上设有激光测距仪,所述激光测距仪包括基座5和设置与基座5上的激光头6,所述输出辊3中心沿轴向设有激光接收器7,所述激光接收器7与激光头6配合接收,所述输出辊3上设有容纳激光束通过的激光通孔。
所述转换轮2包括轮轴8和轮毂9,所述轮毂9与轮轴8之间通过连接臂10连接。
所述轮轴8与伺服电机1驱动连接。
使用时,激光测距仪测量激光头6与基膜4之间的间距,进而换算得出基膜4的使用情况,当基膜4使用完时,人工驱动伺服电机1进行换辊,或者通过PLC控制进行换辊;激光接收器7与激光测距仪配合作为测试基膜4厚度的备选方案,当激光接收器7接收激光头6发出的光信号为百分之百时,说明基膜4使用完毕,同时可以进行换辊操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通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阴通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71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状箔生产设备的缓冲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纸张卷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