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拉电压可调的通讯卡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86997.7 | 申请日: | 2015-0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6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 发明(设计)人: | 于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3/40 | 分类号: | G06F13/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压 可调 通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拉电压可调的通讯卡。
背景技术
通讯卡是一种广泛用于上位机与电子设备之间的通讯工具,已成为通讯领域最为广泛的工具之一。以两线式串行总线(Inter Integrared Circuit,I2C)通讯为例,传统的I2C通讯卡通常是固定的上拉电压,通过上拉电阻加在串行数据(Serial Data Line,SDA)总线和串行时钟(Serial Clock Line,SCL)总线上。按照使用的环境不同,通常使用最多的上拉电压有两种,一种是3.3伏特(V)上拉电压、另一种是5V上拉电压,其中3.3V上拉电压使用尤为普遍。另外还有一种上拉方式就是外部上拉,即I2C通讯卡不提供上拉电压,上拉电压由I2C设备自身提供。
由于普通的通讯卡只有一种上拉电压,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遇到I2C通讯设备的总线电压与通讯卡的上拉电压不匹配,那么就会给通讯带来很大的影响,严重时甚至无法通讯。由此可知,目前现有的I2C通讯卡已经不能满足I2C设备多元化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拉电压可调的通讯卡,能够方便快捷地变换输入电压的幅值,将输入电压变换为不同的输出电压,加载到总线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拉电压可调的通讯卡,包括:上位机接口、控制电路、电压调节电路和通讯总线,其中控制电路分别与上位机接口、电压调节电路和通讯总线连接,上位机接口将接收到的上位机发送的通讯总线配置命令发送至控制电路,由控制电路输出控制信号至电压调节电路,电压调节电路接收到控制信号后,输出设定电压值至通讯总线。
可选地,控制电路接收上位机发送的通讯总线配置命令,并对通讯总线配置命令进行解析,获取与通讯总线配置命令对应的控制信号,并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电路包括:用于与上位机接口连接的第一端口、用于输出控制信号的第二端口、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的第三端口和用于连接供电电源的第四端口;
电压调节电路接收控制电路发送的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输出设定电压值,电压调节电路包括:用于连接供电电源的第五端口、用于输出设定电压值的第六端口和用于接收控制信号的第七端口;
通讯总线包括:用于与控制电路的第三端口连接的第八端口和用于接收电压调节电路的第六端口输出的设定电压值的第九端口。
可选地,该上拉电压可调的通讯卡还包括:用于限制电流值的上拉电阻,上拉电阻的一端与电压调节电路的第六端口相连,上拉电阻的另一端与通讯总线的第九端口相连。
可选地,该上拉电压可调的通讯卡还包括:用于为控制电路和电压调节电路提供供电电源的供电电路,供电电路分别与电压调节电路的第五端口和控制电路的第四端口相连。
可选地,通讯总线为I2C。
可选地,控制电路为单片机电路。
可选地,控制电路为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电路。
可选地,控制电路包括有效数据校验电路,用于对解析后的通讯总线配置命令的有效数据进行校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上拉电压可调的通讯卡,通过上位机接口将本实用新型的上拉电压可调的通讯卡与上位机连接,并通过控制电路接收上位机下发的通讯总线配置命令,对该通讯总线配置命令进行处理后获取对应的控制信号,并将该控制信号发送给电压调节电路,使得电压调节电路可将电压调节到设定的电压值并输送给通讯总线,达到通讯设备的总线电压与通讯卡的上拉电压相匹配的效果。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上拉电位可调的通讯卡,其各个电路组成部分采用全数字化控制方案,从上位机的数据传输到控制电路的数据解析以及电压调节电路的引脚高低电平的切换全部实现数字化,具有精确、快速的特点和良好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拉电压可调的通讯卡的结构框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拉电压可调的通讯卡的信号处理流程示意图。
其中图中:101、上位机接口;102、控制电路;103、电压调节电路;104、通讯总线;105、上拉电阻;106、供电电路;1、第一端口;2、第二端口;3、第三端口;4、第四端口;5、第五端口;6、第六端口;7、第七端口;8、第八端口;9、第九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69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