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铝合金侧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86798.6 | 申请日: | 2015-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5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鲍连明;张武;陈建威;鲍海宇;葛耿克;冯中虎;池昌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天迪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H1/00 | 分类号: | B62H1/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铝合金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铝合金侧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摩托车侧支架结构复杂,工艺繁琐,而且所能承受的重量也一般,外形看起来很笨拙,本项目采用新型并加以改装的铝合金侧支架,本质上解决了传统支架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承重能力好的摩托车铝合金侧支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摩托车铝合金侧支架,其中,包括铰接在摩托车一侧面的U形连接件、固定在U形连接件下方的支腿、以及设置在支腿下端的支脚,所述支腿和支脚上都设有镂空的拉孔,所述支腿自上至下具有两个拉孔,且位于两个拉孔之间用于衔接二者的所述支腿位置水平向周缘延伸有突起加强部。
作为优选,所述支脚具有位于最下端的自由端,以及连接于所述自由端与所述支腿下端的倾斜部,所述倾斜部包括下倾斜部及上倾斜部,所述上、下倾斜部之间具有拉孔,所述支脚上拉孔为沿所述支脚方向设置的与所述支脚形状相同的拉孔。
作为优选,所述上倾斜部的上端具有凸脊且整体呈“人”字形。
作为优选,所述摩托车铝合金侧支架的外缘还连接有环保树脂层。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没有繁琐的部件和结构,并且通过自上向下设有拉孔,有效降低了成本,而且还使支架的缓冲力得以大大的提升,支撑稳固性更好,同时通过设置了突起加强部,使整个支架更加符合工程力学,大大增强本身的承受力,节省材料的同时不降低产品的坚固性,且支撑力更好,凸脊的设计不仅提高支撑力,同时下压时通过人字形部分的张合可以有效提高支脚的支撑效果和稳固性,并且,本新型的顶端U型连接件是通过开槽设计,减少工艺,无需再次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摩托车铝合金侧支架,其中,包括铰接在摩托车一侧面的U形连接件1、固定在U形连接件1下方的支腿2、以及设置在支腿下端的支脚3,所述支腿和支脚上都设有镂空的拉孔4,所述支腿自上至下具有两个拉孔4,且位于两个拉孔之间用于衔接二者的所述支腿位置水平向周缘延伸有突起加强部5。
作为优选,所述支脚具有位于最下端的自由端6,以及连接于所述自由端与所述支腿下端的倾斜部,所述倾斜部包括下倾斜部7及上倾斜部8,所述上、下倾斜部之间具有拉孔4,所述支脚上拉孔为沿所述支脚方向设置的与所述支脚形状相同的拉孔。
作为优选,所述上倾斜部8的上端具有凸脊且整体呈“人”字形。
作为优选,所述摩托车铝合金侧支架的外缘还连接有环保树脂层(图中未示出),铝合金本身不需要抗腐蚀,通常不会涂树脂层,而涂了树脂层后,经实验测得,同样两个摩托车铝合金侧支架,一个涂了环保树脂层,另一个不涂,在抗压力试验时,涂了树脂层的一个比另一个能多承重5公斤,远远超出预期。
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天迪铝业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天迪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67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脚踏板折叠机构、脚踏板组合以及独轮车
- 下一篇:一种仿生行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