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儿多用途肢体固定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86636.2 | 申请日: | 2015-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1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梁文婷;任俊梅;王玉英;李有莲;吴旭友;陈彩林;李志灵;张哲;王学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文婷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茹牡花 |
地址: | 0460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儿 多用途 肢体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固定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儿多用途肢体固定带。
背景技术
据不完全统计,患病儿童住院输液率约为100%,静脉留置针使用率约为99.5%,拔管率为94%,不可避免增加的穿刺次数使患儿更加痛苦,同时也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根据小儿特点利用鱼骨图分析出患儿抓挠为引起静脉留置针拔管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上没有小儿专用的约束带,市场上也没有合适的固定带。只有成人医用约束带,其特点为将四肢分别约束,只能固定于床上,过松易脱出,过紧有皮肤勒痕,操作过于繁琐,人性化差(五花大绑似酷刑),不适宜小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小儿肢体固定难,且人性化差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小儿多用途肢体固定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儿多用途肢体固定带,其中:包括胸带(1)、两个臂带(2)、两个套环(3);所述两个臂带(2)通过两个套环(3)分别与胸带(1)连接,在任意一个臂带(2)上表面设置一侧开口的透明塑料封口袋(4),在所述透明塑料封口袋(4)内通过一侧开口处插装信息卡(5);所述每一个臂带(2)的两端都通过设置在臂带(2)一端内表面与另一端外表面的黏黏扣(7)粘贴;在所述胸带(1)的一端还活动设置固定环(6),另一端外表面也设置有黏黏扣(7),并穿过固定环(6)通过黏黏扣(7)粘贴。
所述透明塑料封口袋(4)为横向开口的长方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应用套式设计,选取柔软的布料材质缝制出符合身形的小儿肢体固定带。固定原理是用布料将肢体固定于侧胸或拓宽肢体间距,仅仅缩小被固定肢体的活动范围,而充分解放手足使其自由活动,这样能起到防拔管作用,又可保留患儿好吃、好动和玩耍天性。它能有效固定患儿肢体,解决小儿拔管率高的问题,还具有使用方便、舒适、可携带、不易脱落、无皮肤压痕、易操作、人性化的优点。
2、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透明塑料封口袋设计于臂带上,它具有信息清晰可见、防水防损、查对方便的优点,可有效提高身份识别执行率,确保患儿安全。
3、由于本实用新型除能有效固定肢体防止拔管(输液管、留置针管、吸氧管、胃肠减压管等)外,亦可作为小儿心脏等手术后固定胸部促进恢复之用,还可作为身份识别的有效手段。
4、由于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所有留置管路的小儿,具有非常大的推广价值。
5、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透明塑料封口袋设计于臂带上,它具有信息清晰可见、防水防损、查对方便的优点,可有效提高身份识别执行率,确保患儿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小儿多用途肢体固定带,其中:包括胸带1、两个臂带2、两个套环3;所述两个臂带2通过两个套环3分别与胸带1连接,在任意一个臂带2上表面设置一侧横向开口的长方形透明塑料封口袋4,在所述透明塑料封口袋4内通过一侧开口处插装信息卡5;所述每一个臂带2的两端都通过设置在臂带2一端内表面与另一端外表面的黏黏扣7粘贴;在所述胸带1的一端还活动设置固定环6,另一端外表面也设置有黏黏扣7,并穿过固定环6通过黏黏扣7粘贴。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将小儿多用途肢体固定带黏扣解开,先围胸调松紧粘扣固定,再裹住双臂调松紧粘扣固定,询问并确认患儿身份信息,填写信息卡,放进臂带上的透明塑料封口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文婷,未经梁文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66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护理用专用引尿器
- 下一篇:一种骨科护理用护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