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86196.0 | 申请日: | 2015-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07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锺熙国;洪楀量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H01F27/24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李昕巍;郑特强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尤其涉及一种次级侧采用蜂巢式绕法且可应用于全自动化生产的高压变压器。
背景技术
变压器于各式各样的电子装置或设备中,皆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属于不可或缺的关键元件。随着业界的各类型高电压设备发展应用益发广泛,高压变压器已成为业界各厂家的开发重点。
请参阅图1,其显示一传统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传统变压器1的磁芯组10穿设于左绕线架11及右绕线架12,初级绕线13绕设于右绕线架12,且次级绕线14绕设于初级绕线13。于此传统变压器1中,由于次级绕线14绕设于初级绕线13,故此会因初级绕线13绕线间隔而有不平整的问题,使得次级绕线14不易排线,更因初级绕线13及次级绕线14间的安全需求必须以胶布缠绕于初级绕线13,使得初级绕线13的散热性差。此外,此种绕线方式与结构更存在有胶布或绕线破损发生危险的可能。
请参阅图2,其显示另一传统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传统变压器2的磁芯组20穿设于左绕线架21及右绕线架22,初级绕线23分别绕设于左绕线架21及右绕线架22,且次级绕线24亦绕设于右绕线架22。由于此种传统变压器2的次级绕线24及初级绕线23皆是直接设置于右绕线架22,而非绕设于绕线上,故可避免不平整而不易排线的问题,同时亦可提高其散热性,然由于此种排列方式会产生较大的漏感,产品特性较差,且因初级绕线23分别设置于左绕线架21及右绕线架22,需分别进行二次绕线动作,于工艺上较为复杂,不利于生产。
因此,如何发展一种可改善上述常用技术缺失的变压器,实为目前尚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变压器,以解决前述常用变压器的缺失,并增进变压器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制造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变压器,借由蜂巢式绕线及线饼的引入,并以空气作为主要的绝缘隔离,可达到易于散热并增进安全性,并应用于全自动化绕线及组装,进而实现全自动化生产等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变压器,通过机构上的各卡榫设计,可简单保持蜂巢式绕线及线饼间的距离,以确保产品特性。同时,由于变压器的结构是采三明治绕法,可有效降低漏感,并易于调整蜂巢式绕线及线饼间的距离以设计耐压及变压器特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较广实施态样为提供一种变压器,包括:一绕线架,具有一绕线基座及一第一延伸部;一蜂巢式绕线,绕设于该绕线基座;一第一线饼,设置于该第一延伸部;一第一侧板,设置于该第一线饼及该绕线架之间,且具有一第一环形凸出部,其中该第一环形凸出部套设于该第一延伸部并与该第一延伸部共同定义一贯穿通道;一磁芯组,包括二磁芯,其中每一该磁芯具有一第一侧柱及一第二侧柱,每一该磁芯的该第一侧柱与另一该磁芯的该第一侧柱相对设置,每一该磁芯的该第二侧柱与另一该磁芯的该第二侧柱相对设置,且每一该第一侧柱穿设于该贯穿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的一实施例中,该绕线架还具有一第二延伸部,且该第二延伸部与该第一延伸部相对地自该绕线基座的二侧延伸而出。
在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第二线饼,其中该第二线饼设置于该第二延伸部。
在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第二侧板,该第二侧板设置于该第二线饼及该绕线架之间,且具有一第二环形凸出部,其中该第二环形凸出部套设于该第二延伸部并与该第二延伸部、该第一延伸部及该第一环形凸出部共同定义该贯穿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第一线饼套设于该第一环形凸出部,且该第二线饼套设于该第二环形凸出部。
在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第一环形凸出部及该第二环形凸出部分别具有至少一第一卡榫及至少一第二卡榫,以分别辅助该第一线饼及该第二线饼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蜂巢式绕线为次级绕组,且该第一线饼及该第二线饼为初级绕组。
在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绕线架还包括至少一基座卡榫,设置于该绕线基座的侧边,以辅助该蜂巢式绕线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蜂巢式绕线的线径为0.23毫米,且该蜂巢式绕线的匝数至少为2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61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骨架和电感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立体卷铁心干式变压器的夹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