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轻质集成墙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85703.9 | 申请日: | 2015-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6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 发明(设计)人: | 赵洪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美澳幕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C2/284 | 分类号: | E04C2/28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304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用轻质 集成 | ||
1.一种建筑用轻质集成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发泡混凝土芯板(1),发泡混凝土芯板(1)内形成多个气孔,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1)的顶端和两侧均连有第一素水泥浆粘合层(2),所述第一素水泥浆包括基板和设在基板上的两条凸棱(3),两条凸棱(3)平行设置且横截面均为方形,位于同侧的两条凸棱(3)之间形成卡槽,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1)上面积大的两个端面为前后端面,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1)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均设有改性板,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1)前端面的改性板与发泡混凝土芯板(1)前端面的大小相等,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1)前端面的改性板外侧还设有第二素水泥浆粘合层(4),所述位于发泡混凝土芯板(1)前端面的第二素水泥浆粘合层(4)与发泡混凝土芯板(1)的前端面大小相等,所述位于发泡混凝土芯板(1)后端面的第二素水泥浆粘合层(4)通过边框(5)卡装在发泡混凝土芯板(1)上,所述位于发泡混凝土芯板(1)后端面的改性板与发泡混凝土芯板(1)后端面的大小相等,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1)后端面的改性板外侧也设有第二素水泥浆粘合层(4),所述位于发泡混凝土芯板(1)后端面的第二素水泥浆粘合层(4)与发泡混凝土芯板(1)的后端面大小相等,所述位于发泡混凝土芯板(1)后端面的第二素水泥浆粘合层(4)通过边框(5)卡装在发泡混凝土芯板(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轻质集成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1)前端面和后端面设置的改性板为免拆金属网(6),所述免拆金属网(6)由多根钢丝相互组合而成的网状结构,所述免拆金属网(6)的通孔为方形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轻质集成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1)前端面和后端面设置的改性板为金属鱼鳞板(7),所述金属鱼鳞板(7)由多根钢丝相互结合而成的网状结构,所述金属鱼鳞板(7)上的通孔为菱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轻质集成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1)前端面设置的改性板为免拆金属网(6),所述免拆金属网(6)由多根钢丝相互组合而成的网状结构,所述免拆金属网(6)的通孔为方形孔,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1)后端面设置的改性板为网格布(8),所述网格布(8)上的通孔为方形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轻质集成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1)前端面设置的改性板为金属鱼鳞板(7),所述金属鱼鳞板(7)由多根钢丝相互结合而成的网状结构,所述金属鱼鳞板(7)的通孔为菱形孔,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1)后端面设置的改性板为网格布(8),所述网格布(8)上的通孔为方形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轻质集成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1)前端面和后端面设置的改性板均为网格布(8),所述网格布(8)上的通孔为方形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轻质集成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5)为不锈钢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美澳幕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美澳幕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570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备太阳能降温的彩钢夹芯拼接板
- 下一篇: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