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离子启动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85436.5 | 申请日: | 2015-0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1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 发明(设计)人: | 周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虎 |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2/20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10001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 启动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汽车启动电池,特别是一种锂离子汽车启动电池。
背景技术
汽车启动电池绝大部分是铅酸电池,但铅酸电池存在比能量低、使用寿命短、硫酸腐蚀和铅污染等问题。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使用寿命长、免维护、无污染等优点,已经成为电子产品的理想电源而广泛使用。但锂离子电池作为汽车启动电池使用存在一些困难,主要是成本高。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是电池管理系统成本比较高。铅酸电池可以过充电,不需要管理系统;锂离子电池通常不可以过充电,需要电池管理系统来保障锂离子电池的安全使用。汽车启动时的启动电流相当大,用类似电子产品的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来配备汽车启动锂离子电池成本非常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需要电池管理系统的汽车启动用锂离子电池。
本实用新型由单体锂离子电池、电池连接线、稳压二极管、电阻、电池外壳组成。12伏汽车启动电池的锂离子电池模组由4并锂离子电池串联组成,24伏启动电池的锂离子电池模组由8并锂离子电池串联组成。每并锂离子电池由一个或多个锂离子电池并联组成,稳压二极管与电阻串联成一个分流组件,每并锂离子电池并联一个分流组件。锂离子电池模组的正负极与启动电池外壳上的正负极柱相连。
附图说明
图1是锂离子启动电池的电路示意图,1—锂离子电池、2—电池连接线、3—稳压二极管、4—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四个10—100安时磷酸铁锂方形锂离子电池串联组成一个锂离子电池模组,每个磷酸铁锂电池与一个稳压二极管与电阻组成的分流组件并联。分流组件的稳压二极管与电阻是串联关系,二极管的稳压值为3.2-3.8伏,优选3.3伏,电阻的阻值为0.1—1000欧,优选10欧。锂离子电池模组的正负极分别与启动电池外壳的正负极连接。
实施例二 四个10—100安时磷酸铁锂软包装锂离子电池串联组成一个锂离子电池模组,每个磷酸铁锂软包装电池与一个稳压二极管与电阻组成的分流组件并联。分流组件的稳压二极管与电阻是串联关系,二极管的稳压值为3.2-3.8伏,优选3.3伏,电阻的阻值为0.1—1000欧,优选10欧。锂离子电池模组的正负极分别与启动电池外壳的正负极连接。
实施例三 2到20个26650圆柱形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并联成10—100安时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组,四个并联的锂离子电池组串联组成一个锂离子电池模组,每个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组与一个稳压二极管与电阻组成的分流组件并联。分流组件的稳压二极管与电阻是串联关系,二极管的稳压值为3.2-3.8伏,优选3.3伏,电阻的阻值为0.1—1000欧,优选10欧。锂离子电池模组的正负极分别与启动电池外壳的正负极连接。
实施例四 3到100个18650圆柱形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并联成10—100安时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组,四个并联的锂离子电池组串联组成一个锂离子电池模组,每个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组与一个稳压二极管与电阻组成的分流组件并联。分流组件的稳压二极管与电阻是串联关系,二极管的稳压值为3.2-3.8伏,优选3.3伏,电阻的阻值为0.1—1000欧,优选10欧。锂离子电池模组的正负极分别与启动电池外壳的正负极连接。
实施例五 2到20个32650圆柱形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并联成10—100安时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组,四个并联的锂离子电池组串联组成一个锂离子电池模组,每个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组与一个稳压二极管与电阻组成的分流组件并联。分流组件的稳压二极管与电阻是串联关系,二极管的稳压值为3.2-3.8伏,优选3.3伏,电阻的阻值为0.1—1000欧,优选10欧。锂离子电池模组的正负极分别与启动电池外壳的正负极连接。
圆柱形锂离子电池有许多型号,不限于18650、26650、32650电池,其他型号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也可并联成组组成锂离子电池模组。方形与软包装电池也可并联成组组成锂离子电池模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虎;,未经周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54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