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静电释放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84517.3 | 申请日: | 2015-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9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 发明(设计)人: | 唐鑫;曹兴滨;张伟;李刚;孙健;蔡青青;石平;吴忠杰;张瑶;袁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N1/14 | 分类号: | A61N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爽;黄健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 释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电释放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静电释放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的生产、储运过程中,因为静电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多有发生,而工人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如果得不到充分重视,可能会造成重大事故。人在活动过程中,衣服、鞋以及所携带的用具与其他材料摩擦或在接触、分离时可产生静电。静电一旦发生放电,在易爆炸区域和火灾危险场所,将起到点火源的作用,造成燃烧爆炸等严重后果。
在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储运场所,往往会在场所的入口处设置静电释放柱,人员所带的静电随着触摸静电释放柱的过程而消除。人员在场所内行走、操作所产生的静电也会通过防静电鞋导入大地。然而在储油罐的相关作业中,人员不可避免地要经常通过扶梯上下储油罐的罐顶,在上下罐顶的过程中,人体与衣物之间必然要产生静电,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可通过触摸扶手将静电导至储油罐的接地极,进而通过储油罐的接地极将静电导至大地。
事实上,根据目视化管理相关标准和规范,企业往往需要对储油罐的扶梯进行目视化刷漆,而刷漆对储油罐的踏板及扶梯的对地电阻影响非常大。在对一座50000方储油罐进行试验的过程中,将扶梯进行刷漆后,测量扶梯的对地电阻,测量结果显示储油罐的扶梯的对地电阻为无穷大,在扶梯大部分位置都刷漆时,即使扶梯的的某些位置未刷漆,也可能由于刷漆部分的扶梯的作用不能将静电导至大地。此时工作人员根本无法通过触摸储油罐的扶梯的扶手将静电导至储油罐,然后通过储油罐的接地极将静电导至大地,因此,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静电无法导入大地,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静电释放装置,用以解决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静电无法导入大地从而引发安全事故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静电释放装置,所述静电释放装置设置在储油罐扶梯的扶手的金属裸露部位,所述静电释放装置包括:
金属件、螺栓及接地导线,其中,所述金属件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螺栓通过所述螺栓孔将所述金属件固定在所述扶手上;所述接地导线一端与所述螺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储油罐的接地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件包括金属圆筒,所述金属圆筒套设在所述扶手上并紧贴所述扶手。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件还包括与所述金属圆筒连接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包括两个叠放设置的突出板,两个所述突出板上均设置有螺栓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两个突出板的螺栓孔固定所述金属件。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件包括镂空金属筒,所述金属筒套设在所述扶手上并紧贴所述扶手。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件还包括与所述镂空金属筒连接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包括两个叠放设置的突出板,两个所述突出板上均设置有螺栓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两个突出板的螺栓孔固定所述金属件。
进一步地,所述螺栓孔为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件的材料包括以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种:银、铜、金、铝、钨、锌、镍、铁、铂、锡。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件的厚度为2毫米-5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接地导线为:银丝、铜丝、金丝、铝丝、钨丝、锌丝、镍丝、铁丝、铂丝、锡丝。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静电释放装置,将静电释放装置设置在储油罐扶梯的扶手的金属裸露部位,静电释放装置中的螺栓通过螺栓孔将金属件固定在扶手上,接地导线一端与螺栓连接,另一端与储油罐的接地极连接,工作人员通过触摸金属件,可将身上的静电导入大地,以避免静电一旦发生放电,造成燃烧爆炸等严重后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静电释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静电释放装置的金属件平铺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静电释放装置的金属件平铺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静电释放装置的金属件的侧视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静电释放装置的一种金属件的正视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静电释放装置的另一种金属件的正视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静电释放装置的金属件平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45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烤灯
- 下一篇:一种碳纳米管神经元电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