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轮毂研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83898.3 | 申请日: | 2015-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7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基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基田 |
主分类号: | B24B31/06 | 分类号: | B24B31/06;B24B31/12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轮毂 研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轮毂表面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轮毂研磨机。
背景技术
汽车轮毂是汽车上的重要零部件,轮毂上安装有轮胎,轮毂一般都是铝镁合金材质,其具有一个中心孔及数个安装孔,安装孔一般为4或5个,较小的轮毂也有3个安装孔的情况。轮毂的外表面和圆周面是非常光滑的,因此在加工轮毂时,轮毂的外表面需要进行研磨抛光处理。目前多数生产厂家仍然采用人工抛光打磨的方式,操作时工作人员手持砂皮打磨或手持抛光打磨机进行抛光打磨,且在抛光打磨过程中需要添加磨料液,这种人工抛光打磨的方式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且磨料液四处飞,对工作环境造成极大污染。目前也有少数厂家采用振动研磨机,利用磨料桶内的研磨料对轮毂进行研磨,但此种振动研磨机仅适合较小尺寸的轮毂进行打磨抛光,更大尺寸的轮毂在加工时,由于尺寸大且重量大,且磨料桶内振动有限,不仅无法很好的放到磨料桶中,且无法使整个轮毂的各个表面均得到充分的研磨抛光,因此研磨抛光效果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轮毂研磨机,该研磨机能使较大尺寸的汽车轮毂研磨更加充分,且抛光打磨速度快,效果更理想。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轮毂研磨机,包括底座、磨料桶和振动电机,所述磨料桶定位安装于底座上方,所述振动电机定位设于磨料桶两侧并能够带动磨料桶上下振动,所述磨料桶的内侧底部定位设有一能够沿竖直方向升降的定位杆,该定位杆上固设有用于固定汽车轮毂的定位件。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定位杆穿设过磨料桶中心处并固定于底座上,底座上固设有一伸缩气缸,该伸缩气缸的输出轴与定位杆的底端定位连接,且所述伸缩气缸驱动定位杆沿竖直方向升降。
所述定位件包括可拆卸式定位设于定位杆端部的中心孔定位件,和围设于该中心孔定位件圆周的安装孔定位件,所述中心孔定位件与安装孔定位件在径向面上固连为一体。
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设有若干弹性支柱,所述磨料桶的下表面与该若干弹性支柱弹性连接。
所述磨料桶周壁上开设有一出料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该汽车轮毂研磨机将振动电机定位设于磨料桶两侧并带动磨料桶上下振动,与目前振动电机设置方式相比,能够更好的带动尺寸较大的轮毂在磨料桶中振动;此外在磨料桶内侧底部设有一能够沿竖直方向升降的定位杆,该定位杆上固设有用于固定汽车轮毂的定位件,大尺寸轮毂可直接利用该升降杆进出磨料桶,不必采用额外的机械手等装置,适用于研磨抛光17-24寸大小的轮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其中:
1-底座; 2-磨料桶;
3-振动电机; 4-定位杆;
5-定位件; 6-伸缩气缸;
7-中心孔定位件; 8-安装孔定位件;
9-弹性支柱; 10-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汽车轮毂研磨机,包括底座1、磨料桶2和振动电机3,磨料桶2定位安装于底座上方,振动电机3定位设于磨料桶两侧并能够带动磨料桶上下振动,磨料桶2的内侧底部定位设有一能够沿竖直方向升降的定位杆4,该定位杆上固设有用于固定汽车轮毂的定位件5。所述定位杆4穿设过磨料桶中心处并固定于底座1上,底座1上固设有一伸缩气缸6,该伸缩气缸的输出轴与定位杆4的底端定位连接,且所述伸缩气缸驱动定位杆4沿竖直方向升降。定位件5包括可拆卸式定位设于定位杆4端部的中心孔定位件7,和围设于该中心孔定位件圆周的安装孔定位件8,所述中心孔定位件7与安装孔定位件8在径向面上固连为一体。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设有若干弹性支柱9,所述磨料桶2的下表面与该若干弹性支柱弹性连接。所述磨料桶2周壁上开设有一出料口10。该汽车轮毂研磨机将振动电机定位设于磨料桶两侧并带动磨料桶上下振动,与目前振动电机设置方式相比,能够更好的带动尺寸较大的轮毂在磨料桶中振动;此外在磨料桶内侧底部设有一能够沿竖直方向升降的定位杆,该定位杆上固设有用于固定汽车轮毂的定位件,大尺寸轮毂可直接利用该升降杆进出磨料桶,不必采用额外的机械手等装置,适用于研磨抛光17-24寸大小的轮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基田,未经杨基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38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卧式玻璃磨边机的进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装饰板表面整形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