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穿戴防触电安全防护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83779.8 | 申请日: | 2015-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1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 发明(设计)人: | 梁佩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佩群 |
| 主分类号: | G01R19/165 | 分类号: | G01R19/165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冯剑明 |
| 地址: | 529100 广东省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戴 触电 安全 防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安全防护领域,特别是一种可穿戴防触电安全防护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力生产领域中安全是头等重要的事项,特别是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变电站内所进行的日常设备检修或维护,一般都是带电操作的。在高压的带电体周围,存在很强的交变电场。在高压带电体附近工作时,存在场强击穿放电的危险,引发触电事故,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规章,避免意外发生。但是很多电力作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在操作时比较随意,经常会习惯性违章作业,各种安全措施流于形式,不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挥作用。
目前有一种带有防触电提示的安全帽,当人体接近带电线路时,安全帽发出报警提示工作人员。但是上述的安全帽仍然不能避免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安全意识薄弱而忽略报警,仍然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报警信息通过自组网络发送给现场安全监护人和现场其它施工工作人员的可穿戴防触电安全防护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穿戴防触电安全防护系统,包括多个防触电安全帽和供现场安全监护人使用的现场监护终端,所述防触电安全帽包括帽体和设置于帽体上的感应报警电路,所述感应报警电路包括控制电路、报警模块和用于感应电场强弱的感应模块,所述感应模块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处理电路连接至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感应报警电路还包括用于向附近防触电安全帽发送报警信息的无线通信电路,控制电路的报警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报警模块和无线通信电路连接,所述多个防触电安全帽之间组成无线自组网络,防触电安全帽通过无线自组网络与现场监护终端通信连接。
进一步,所述报警模块包括用于向穿戴者提示报警信息的震动报警装置和/或声光报警装置。通过震动报警装置和/或声光报警装置,能确保施工人员能及时发现异常。
进一步,所述报警模块包括用于向附近现场施工人员提示报警信息的报警灯,所述报警灯设置于帽体的外表面上。当感应报警电路感应到危险信号时,报警灯频闪,以便引起其他施工人员的注意,确保施工人员之间能互相提醒,并能快速找出发出报警信号的防触电安全帽,避免出现危险情况。
进一步,所述报警灯设置于帽体的顶部。报警灯设置于帽体的顶部,能保证报警灯不会被帽体的任一部分所遮挡,确保其它施工人员能迅速找到发出报警的防触电安全帽。
进一步,所述感应模块设置有多个,分布设置于帽体上。能确保检测到多个不同方向上的电场强度,确保施工人员得到全方位的保护。
进一步,所述无线通信电路包括Zigbee通信收发模块和传输天线,所述传输天线、Zigbee通信收发模块和控制电路依次连接。通过Zigbee自组织网,能有效保证通信畅通,不易受外界干扰,而且具有低功耗、低成本、组网简单、短时延、高容量的优点。
进一步,感应报警电路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用于为感应报警电路供电的电池和电量检测电路,所述电量检测电路的电量信号输出端与控制电路连接。通过电量检测电路对电池的电量进行检测,当内置的电池电量不足时,通过报警模块引起佩戴的施工人员注意,及时充电或更换电池。
进一步,所述感应报警电路还包括用于模拟一个超过安全阀值的电场强度信号的模拟电场发生电路,所述帽体上设置有用于触发模拟电场发生电路工作的测试按钮。施工人员在施工前,按下测试按钮,模拟电场发生电路产生一个超过安全阀值的电场强度信号,便于检测防触电安全帽各项功能是否能正常工作。
进一步,所述现场监护终端通过互联网与后台管理系统通信连接。现场监护终端将监控数据传输至后台管理系统中,对现场施工安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及时提醒现场监护人员和其他管理人员。
具体地,所述现场监护终端通过3G、4G或GPRS网络连接至互联网。
具体地,所述后台管理系统包括连接至同一局域网的可穿戴防触电安全防护系统、管理员工作站和数据转发服务器,所述数据转发服务器连接至互联网接收来自现场监护终端的数据,后台可通过不同的方式通知相关人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佩群,未经梁佩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37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