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并联结构的集成LED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83607.0 | 申请日: | 2015-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1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承;杨凯;白继锋;林鸿亮;王英;张园园;马祥柱;张双翔;张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乾照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075 | 分类号: | H01L25/075;H01L33/62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并联 结构 集成 led 芯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二极管制备技术,属于半导体材料的封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多芯片的LED集成封装,因其固有属性,有其固有的缺陷,例如对于带封装的一个个独立的LED芯片,要进行电性能的挑选,正向电压差别不应超过0.1V,而反向的电压则必须在10V以上;并且在制作时要特别注意防静电,一旦个别芯片出现静电问题,很有可能导致大面积失效。在接下来的固晶时,所有的LED芯片在纵向位置上需保持同样的高度,在铝基板上面挖槽的时候,槽的大小和深度,要根据芯片的多少和出光角度的大小来确定等等,封装要求较高。所有的这些缺陷,使得下游客户在封装时,为了保持芯片均匀一致,以及成品的稳定性,往往会付出极大的努力。这就提高了封装难度,保持封装后芯片的稳定性也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出一种方便下游客户在封装的并联结构的集成LED芯片。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在同一蓝宝石透明衬底上通过粘合层粘合有若干网格状排列的芯粒,同一行的各个芯粒的P极相互电连接,并在各行芯粒的一端设置P焊线连接位点,同一列的各个芯粒的N极相互电连接,并在各列芯粒的一端设置N焊线连接位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金属互联的方式,使分开的芯粒可以互相导通。P面金属连接,同时起到P面电极作用,使每一行的芯粒横向连接。N面电极使用金属连接起来,使每一列的芯粒纵向连接。那么用户可以不需要每个芯粒都焊接电极,只在特定区域电极上面焊接,就能达到控制芯粒发光与否的一种芯片。使用时,如需要使集成LED芯片中的某一芯粒发光,只需要让电流通过该芯粒所在的行和列上的P与N电极,就可以让该芯粒发光。
本实用新型在芯片端即实现多芯粒的连接,使得下游客户在封装时,只需在特定电极上面打线即可。并且芯片均匀一致,可避免封装时出现上述的问题,极大地降低了封装难度,提高封装后芯片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平面视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生产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4为生产过程中取得半制品的一个示意图。
图5为生产过程中取得另一半制品的一个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制作方法,如图3所示:
1、利用PECVD技术,在临时衬底GaAs上制作的外延片上涂覆一层厚度为800~900nm的折射率为1.6的SiO2。
2、在沉积SiO2后,利用光刻胶掩膜技术,并且针对光刻胶的工艺,加长了曝光的时间,使得光刻胶可以充分的进行曝光,在显影方面,使用4%的KOH溶液进行显影,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经过1min的显影,KOH溶液将光刻胶上面的图形制作了出来,此时把带有光刻胶的wafer进行冲水快排,经过一段时间的冲水,水分子将光刻胶图形内的KOH溶液分子置换出来,这样做得目的是防止KOH溶液对SiO2层的腐蚀,最后,使用HF溶液,将没有光刻胶保护的地方的SiO2蚀刻掉。这样,就在SiO2层上面制作出了有规律的图形通孔。
3、在外延片的带有通孔的SiO2层上,采用电子束蒸镀技术填充入金属层:整个金属层分为三层进行蒸镀:第一蒸镀层为Au,厚度大约为500埃;第二蒸镀层为AuZn,厚度为1000埃;第三蒸镀层为Au,厚度为5500~6000埃。这些金属蒸镀层分层分布于整个SiO2层及其通孔中。
4、采用光刻掩膜技术,利用光刻胶在金属层表面制作出分为若干行的P电极图形形状,然后使用I与KI混合液,对金属进行蚀刻,最终得到P面电极连接图形。这些金属与之前沉积的SiO2一起,构成全金属反射镜(ODR)层。
如图4所示,由于反射层金属本身是带有图形的,所以保证在同一行的芯粒被集成在一起,而相邻行的芯粒可以实现P面隔离,即在图4中可见分成行排列的P1、P2、P3和P4行。
5、在全金属反射镜(ODR)层表面沉积一层厚度为2000埃的SiO2后,450℃退火15min。使得P面形成欧姆接触。然后再将SiO2去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乾照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扬州乾照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36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