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肠造口腹带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82353.0 | 申请日: | 2015-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1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 发明(设计)人: | 潘莉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第一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5/449 | 分类号: | A61F5/449;A61M25/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孙家丰 |
| 地址: | 314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口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具,一种肠造口腹带。
背景技术
肠造口手术的病人需在肠造口处黏贴一个造口袋,用来承接排泄物,造口袋需要用腹带加固。目前临床上常使用的是腹部外科手术病人通用的腹带固定造口袋,不能同时满足既保护切口有利引流管引流、又固定造口袋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专用于肠造口手术病人的肠造口腹带的结构。
这种肠造口腹带包括前片、后片和搭合片,前片的一端的正面有三条尼龙粘带,前片的另一端用三条松紧带与后片的一端相连,后片的另一端用三条松紧带与搭合片相连,搭合片的背面有三条尼龙粘带,前片的中部靠近松紧带的一侧有一个圆孔,此圆孔的边沿有一个加强圈。
这种肠造口腹带围在病人的腹部,使造口袋从圆孔中伸出,圆孔边沿的加强圈将造口袋底盘压紧在病人的腹部,起到固定、防漏的作用,在手术后初期还可将引流管从松紧带之间的空隙处穿出,既能保护切口,帮助固定造口袋底盘,又能防止产生因腹带压住引流管而使引流管扭曲折叠的弊病。
附图说明
图1为肠造口腹带的正面图;
图2为肠造口腹带的背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这种肠造口腹带包括前片1、后片2和搭合片3,前片1的一端的正面有三条尼龙粘带8,前片1的另一端用三条松紧带5与后片2的一端相连,后片2的另一端用三条松紧带4与搭合片3相连。如图2所示,搭合片3的背面有三条尼龙粘带9。前片1的中部靠近松紧带5的一侧有一个圆孔6,此圆孔的边沿有一个加强圈7。
使用时,将肠造口腹带围在病人的腹部,将搭合片3的背面的尼龙粘带9与前片1上的尼龙粘带8相粘合在一起。造口袋的袋体从圆孔6中伸出,圆孔边沿的加强圈7将造口袋的底盘压紧,起到固定、防漏的作用。引流管可以从松紧带5之间的空隙处穿出,可避免引流管因腹带压住而扭曲、折叠。这种肠造口腹带可以较好地固定造口袋的底盘,保护切口,加固造口袋的承重和预防造口旁疝,从而延长造口袋使用时间,减少造口旁疝带来的痛苦和不便,并有利于引流管妥善安置。这种肠造口腹带对于一件式和二件式的造口袋都适用。
这种肠造口腹带中的前片1、后片2和搭合片3可以用布来制作,加强圈7可以用稍有韧性和硬度的橡胶圈,也可以用多层紧实的布料做成。
这种肠造口腹带的参考尺寸为:
前片1:长300mm,宽200mm;
后片2:长300mm,宽200mm;
搭合片3:长200mm,宽200mm;
单条松紧带4、5:长100mm,宽50mm,两条平行的松紧带之间的间距25mm;
加强圈7内径(也即圆孔6内径):80mm;
加强圈7外径:100mm;
每尼龙粘带9宽:3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第一医院,未经嘉兴市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23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