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打印机用油墨缸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82209.7 | 申请日: | 2015-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2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路月;王茂金;薛艳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侨阳印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9/06 | 分类号: | B41F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7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机 油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用油墨缸,具体是一种打印机用油墨缸。
背景技术
凹版印刷机印刷时,印版滚筒全版面着墨,以刮墨刀将版面上空白部分的油墨刮清,留下图文部分的油墨,然后过纸,由压印滚筒在纸的背面压印,使凹下部分的油墨直接转移到纸面上,最后经收纸部分将印刷品堆集或复卷好。凹版印刷作为印刷工艺的一种,以其印刷品墨层厚实、颜色鲜艳、饱和度高、印版耐印率高、印品质量稳定、印刷速度快等优点在印刷包装机图文出版领域内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凹版印刷机在使用时,油墨在凹印版上高速运转和回流的过程中,油墨容易产生气泡,气泡在凹印版上被油墨刮刀压破,压破区域的墨层比正常墨层明显单薄,所以在印品上呈现墨层比较单薄的质量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消泡速度快,印刷质量高的打印机用油墨缸,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打印机用油墨缸,包括缸体、缸盖、底座和油墨槽;所述缸体外表面设置有陶瓷保温层;缸体固设于底座上,缸体与底座为一体成型;所述缸体上方的缸盖与缸体密封连接设置;缸盖上设有油墨入口和油墨出口,缸体内竖直设置消泡隔板;消泡隔板底部开设有通墨口;所述消泡隔板将缸体分为无泡区和有泡区;无泡区内设有油墨泵,油墨泵的出墨口通过出墨管穿出油墨出口,且出墨管与油墨槽的进墨口连接;所述油墨槽的通墨口连接进墨管,进墨管穿过油墨入口,进墨管的管口位于缸体内的油墨液面下方;所述缸体底面中部向内凹进而形成柱形凹槽,柱形凹槽内设传热柱,传热柱外表面缠绕有加热丝,且传热柱固定于底座上;所述底座中设有支柱筒管,支柱筒管内设温感器;温感器与设于底座内的线路控制板装置电连接,且线路控制板装置同时电连接设于底座外侧的PLC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缸体为圆柱体筒状结构,其高度为200-400毫米,其直径为300-600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消泡隔板底部开设的通墨口截面为圆形、方形或多边形,通墨口的高度为30-70毫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不同墨缸本体内油墨种类的不同,而通过PLC控制器7设置不同的温度值;接通电源,传热柱外表面的加热丝开始发热工作,采用从墨缸本体内中部进行传递热能,因而传热均匀,传热速度快,保证油墨不会受冷凝固,同时,不会产生热能浪费,温感器能够保证温度控制准确,从而可以更好的控制油墨的黏度,保证印制工作的正常高质量的连续进行,能够快速导热,工作效率高,且在不影响油墨质量情况下,对有泡的油墨进行快速消泡,提高印刷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打印机用油墨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缸体、2-柱形凹槽、3-传热柱、4-加热丝、5-温感器、6-支柱筒管、7-PLC控制器、8-线路控制板装置、9-底座、10-无泡区、11-有泡区、12-消泡隔板、13-缸盖、14-油墨入口、15-进墨管、16-油墨槽、17-油墨出口、18-出墨管、19-油墨泵、20-陶瓷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侨阳印刷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侨阳印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22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鼻咽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服用方法
- 下一篇:真空吸附包胶自动裁剪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