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度真空吸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81916.4 | 申请日: | 2015-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7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张攀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安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J15/06 | 分类号: | B25J15/06;B25J19/0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何树良 |
| 地址: | 523460 广东省东莞市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真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装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高精度真空吸嘴装置。
背景技术
真空吸嘴是工业生产机械中十分常见的一种配件,其造型为一个扁平圆锥状橡皮吸嘴,吸嘴底部是一个连接真空泵的密封管,工作时通过密封管泵出吸嘴内的空气,使吸嘴牢牢吸附于物品表面,从而进行物品的搬运、传递。
中国专利号为ZL201210322495.0公开了一种具有缓冲作用的晶粒吸嘴,包括有一固定部、一管状弹性体与一工作部,且该固定部、管状弹性体与工作部均设有提供气体流动的孔道;管状弹性体设于固定部内,工作部直接或间接连接于管状弹性体,将固定部设于真空抽气装置并进行操作时,可以在所述孔道产生负气体压力(负压),从而在工作部的端部产生吸力,管状弹性体提供工作部与固定部之间的弹性缓冲作用,避免工作部接触晶粒时的作用力对晶粒造成损坏。
现有技术的真空吸嘴虽然设置有管状弹性体,但是其并不能有效的控制吸嘴的运动行程,尤其在吸嘴进行放料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碰撞,从而导致工件及吸嘴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精度真空吸嘴装置,通过真空吸嘴内部的真空度检测,实现高精度的行程控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精度真空吸嘴装置,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连接有可上下滑动的吸嘴组件,所述吸嘴组件包括内部中空的传动轴管,所述传动轴管的下方连接有连接轴套,所述连接轴套的内部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吸嘴管,所述吸嘴管连接有真空吸嘴,所述真空吸嘴、吸嘴管和传动轴管相互连通;所述吸嘴管与传动轴管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所述连接轴套的侧壁设置有用于与外界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吸嘴管的管壁设置有用于与第一通孔连通并破坏真空吸嘴内部真空环境的第二通孔;还包括抽真空接口和真空检测接口,所述抽真空接口和真空检测接口设置于传动轴管或吸嘴管。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支架设置有用于驱动传动轴管旋转的旋转电机,所述传动轴管穿过所述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传动轴连接有卡套,所述传动轴管的管壁设置有花键槽,所述卡套的内壁卡接于所述花键槽;
所述吸嘴管设置有花键槽,所述连接轴套的内壁卡接于花键槽。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支架设置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连接有螺母套,所述螺母套设置有气动阀,所述气动阀通过滑轨组件连接于固定支架;所述传动轴管的上端连接有卡位轴套,所述气动阀的阀芯伸出后可卡接于卡位轴套。
作为优选,所述吸嘴管设置有滑槽,所述连接轴套设置有延伸至滑槽内部的限位钉。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元件为缓冲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真空吸嘴包括依次相连的镶接端部、连接管部和吸嘴头,所述真空吸嘴通过镶接端部镶接于吸嘴管的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吸嘴头呈圆锥形、台阶形或圆柱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高精度真空吸嘴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支架连接有可上下滑动的吸嘴组件,吸嘴组件包括内部中空的传动轴管,传动轴管的下方连接有连接轴套,连接轴套的内部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吸嘴管,吸嘴管连接有真空吸嘴,真空吸嘴、吸嘴管和传动轴管相互连通;吸嘴管与传动轴管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连接轴套的侧壁设置有用于与外界连通的第一通孔,吸嘴管的管壁设置有用于与第一通孔连通并破坏真空吸嘴内部真空环境的第二通孔;传动轴管或吸嘴管设置有抽真空接口和真空检测接口;起始状态时,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相互错位,外部的抽真空设备通过抽真空接口使真空吸嘴产生负压从而可以吸取物料,当真空吸嘴需要进行放料时,机械手控制传动轴管驱动连接轴套和真空吸嘴向下滑动,当物料放置于工件上时,由于吸嘴管与传动轴管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真空吸嘴推动吸嘴管向上压缩弹性元件,当吸嘴管上的第二通孔运动至第一通孔的位置时,真空吸嘴内部的负压环境就被打破,外部真空检测设备从真空检测接口处检测到负压环境被打破后,控制机械手上移,结束放料行程的进给,本实用新型通过真空吸嘴内部的真空度检测,能有效的控制物料的进给行程,实现高精度的行程控制,避免对物料和真空吸嘴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吸嘴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沿图3中 A-A线的剖切视图。
图5为图4中的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吸嘴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吸嘴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安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安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19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