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秸秆厌氧发酵造气的进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81474.3 | 申请日: | 2015-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9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李领川;王芳;赵国欣;王焕锋;杨帆;贾丽禛;刘萌;周晓莉;潘春梅;樊耀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C12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浩联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0 | 代理人: | 吕爱萍;李荷香 |
地址: | 450044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秸秆 发酵 进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进料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秸秆厌氧发酵造气的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煤等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氢气作为一种新型可再生清洁能源,备受关注。在氢气的各种制取方法中,厌氧发酵法制取氢气以能耗小、产氢速率快、稳定性高、可利用底物范围广等特点备受关注。目前发酵法生物制氢研究所用的底物大多为可溶性糖、淀粉及其相应的有机废水。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的产量非常大,不仅对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而且利用效率较低,大量秸秆没有得到合理利用,而利用秸秆可以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氢气,其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现有的实验室秸秆厌氧发酵制取氢气已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在大量的制备氢气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具体表现为:现有的秸秆厌氧发酵造气装置是以液态进料为主,当以秸秆为底物时,由于秸秆纤维比重轻、柔韧性强,现有的装置在进料时只能把进料中的液态部分引入反引器,秸秆本身很难进入反应器,而且容易造成堵塞,在进料困难的情况下,同样会使反应器出料困难,这样大大降低了秸秆发酵的产氢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秸秆厌氧发酵造气的进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秸秆厌氧发酵造气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料装置设置在反应器主体上部,进料装置包括进料口缓冲器,进料口缓冲器内中部设置有搅拌器,搅拌器一侧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处设置有蝶阀,搅拌器另一侧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其中,进气管通入进料口缓冲器底部,进料口缓冲器顶部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与搅拌器之间设置有密封环,进料口缓冲器底部设置有横向螺旋推进器,搅拌器正下方的的横向螺旋推进器上设置有下料口,横向螺旋推进器出料端设置在反应器主体内上部,横向螺旋推进器出料端下部设置有出料口,横向螺旋推进器内部设置有螺旋推杆,横向螺旋推进器外端设置有电机。
所述的进料口缓冲器内侧和横向螺旋推进器内侧均设置有耐磨橡胶层。
所述的横向螺旋推进器的切面为梯形。
所述的横向螺旋推进器为圆锥形,横向螺旋推进器顶部与进料口缓冲器底部相切。
所述的螺旋推杆上设置有螺旋叶片,下料口处的螺旋叶片间距大于出料口处的螺旋叶片间距,螺旋叶片与耐磨橡胶层相切。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积极效果:对现有的横向螺旋推进器进行改造,将横向螺旋推进器改为梯形横截面,即横向螺旋推进器在物料入口处横截面大,出料口横截面小,同时,横截面较大的一端,螺旋叶片间距较大,横截面较小的一端,螺旋叶片间距较小,这样能够使物料非常容易进入横向螺旋推进器,随着横向螺旋推进器内壁直径逐渐减小,螺旋叶片间距也逐渐减小,这种结构能够增大横向螺旋推进器的推动力,减少物料阻塞;横向螺旋推进器内壁与螺旋叶片相切的耐磨橡胶层,能够防止物料随着叶片的空转,在物料不足或者没有后续物料跟进时,将横向螺旋推进器内的物料完全推进反应器,这种不均匀梯形横向螺旋推进器解决了秸秆进料过程中进料不完全、阻塞严重问题,整个进料装置能够实现物料在厌氧环境下的连续、完全进料,解决了秸秆厌氧发酵产氢放大试验的连续、稳定进料问题,推动了秸秆发酵产氢业的发展,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器主体 2.进料口缓冲器 3.搅拌器 4.进料口 5.蝶阀 6. 进气管7.出气管 8.密封盖 9.密封环 10.横向螺旋推进器 11.螺旋推杆12.电机 13.耐磨橡胶层 14.螺旋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州大学,未经中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14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