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暴捕捉叉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81195.7 | 申请日: | 2015-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5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林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春明 |
主分类号: | F41B15/04 | 分类号: | F41B15/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暴 捕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暴器械,尤其是一种防暴捕捉叉。
背景技术
目前,暴恐骚乱事件频发,反恐维稳形势日益严峻,多种警用器材广泛运用到防暴和安保领域,如警棍、橡胶棍、捕捉射网器和警用叉等,这些器材虽起到了一定的防范措施,但收效甚微,时有警务和安保人员负伤和牺牲现象发生。防暴捕捉叉广泛运用到防暴和安保领域,防暴捕捉叉长度较长,可以使安保人员或警察能够较为安全的对付持械暴徒,同时,防暴捕捉叉也是较为安全的器械,在控制暴徒时还能防止伤害到暴徒。目前的防暴捕捉叉的前端夹杆均为圆形开口大,这就使得整个防暴捕捉叉为头大下小的形状,这在放置时很占空间,同时也不方便携带,其仅能竖直靠在墙上,特别是在巡逻时也难以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携带、功能完备的防暴捕捉叉,只需一拉一按即可投入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防暴捕捉叉,包括杆体和两根夹杆,两根所述夹杆设置在杆体的顶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槽板、顶块和弹性件,
所述槽板安装在杆体内,所述槽板上对称设置有两条滑槽,以杆体作为参考,所述滑槽由下向上逐渐向杆体外倾斜,两根夹杆的底端通过转轴分别安装在两个滑槽内;
所述顶块设置在杆体内并位于夹杆底端之下,所述弹性件安装在杆体内并作用于顶块;
所述杆体上设置有控制弹性件的开关;
当两根夹杆收拢时,弹性件被设置在杆体上的开关限制,弹性件处于预紧状态,夹杆底端位于槽板滑槽的底部;当两根夹杆张开时,开关打开,弹性件作用顶块推动夹杆运动到槽板滑槽的顶部。
进一步的是,所述顶块的顶面为内凹的圆弧面。
进一步的是,所述夹杆由两段组成,两段分别是支撑杆和转动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通过转轴安装配合在槽板上,所述转动杆的一端通过轴安装在支撑杆的顶端,同时轴上还套设有分别连接转动杆和支撑杆的扭簧;所述转动杆的转动角度需满足以下限定:当两根夹杆张开时,两根夹杆围成环形。
进一步的是,所述支撑杆由两节短杆组成,两节短杆之间可转动连接,两节短杆之间设置有扭簧,两节短杆的相对转动角度满足以下限定:当两根夹杆张开时,两根夹杆围成环形。
进一步的是,所述槽板可滑动安装杆体内,所述槽板滑动距离小于弹性件的最大伸长距离,所述开关通过控制槽板来控制弹性件。
进一步的是,所述电击头设置有多个,电击头并联安装在支撑杆和转动杆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夹杆的底端为弧形。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高压发生器和两组电击头,每组电击头包括至少一个电击头,两组电击头分别设置在两根夹杆上,两组电击头分别与高压发生器的正负极相连。
进一步的是,所述高压发生器包括基于三态开关单元和倍压的高电压增益升压变换器和半桥逆变驱动的LCL谐振变换器,所述基于三态开关单元和倍压的高电压增益升压变换器的输出端与半桥逆变驱动的LCL谐振变换器输入端相连。
进一步的是,所述电击头为针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可以收拢的夹杆,可以在不适用时将夹杆收拢,整个防暴捕捉叉形成整体式的杆体,无论是使用还是携带都非常方便,当需要使用时,开启开关,夹杆自动张开形成防暴捕捉叉,本实用新型在携带和放置时非常方便,在使用时能够自动张开。在夹杆上还可以设置电击头,通过设置恒流限压电路,可以使得电击更稳定,有利于控制暴徒;电击头可以设置为针形,这样可以有效的穿透衣服,从而使得电击更加有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收拢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展开时的示意图;
图3是基于三态开关单元和倍压的高电压增益升压变换器的原理图;
图4是半桥逆变驱动的LCL谐振变换器的原理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杆体1、夹杆2、槽板3、顶块4、弹性件5、滑槽6、支撑杆21、转动杆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杆体1和两根夹杆2,两根所述夹杆2设置在杆体1的顶端,还包括槽板3、顶块4和弹性件5,所述槽板3安装在杆体1内,所述槽板3上对称设置有两条滑槽6,以杆体1作为参考,所述滑槽6由下向上逐渐向杆体1外倾斜,两根夹杆2的底端通过转轴分别安装在两个滑槽6内;所述顶块4设置在杆体1内并位于夹杆2底端之下,所述弹性件5安装在杆体1内并作用于顶块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春明,未经林春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11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GPS跟踪功能的民用火箭弹风帽
- 下一篇:扳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