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送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80884.6 | 申请日: | 2015-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4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童顺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旗鸿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1/08 | 分类号: | B65H5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张雅军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送线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送线机,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输送电缆的送线机。
背景技术
电缆的种类很多,如电力电缆、控制电缆、通讯光缆、及载波电缆等,并广泛应用在工业及民生等供配电或通讯装备设施中。由于成卷的电缆重量相当重,在布线作业上,难以单纯仰赖人力进行拉线,而需要送线设备的辅助。
参阅图1、2,目前的电缆2布线作业主要是在于电缆2布设位置处先放置好线架11,线架11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依布线区域范围大小而定。线架11的构造大多是呈ㄩ型槽架状,且于同一长向侧壁外表面凸设有多个相间隔的支撑辊轮12。接着再于线架11外侧间隔放置多个球型送线设备13,所述支撑辊轮12分别位于两两球型送线设备13间。每一球型送线设备13包括一壳座131、一设于壳座131旁侧的驱动马达132、一设于该壳座131内且与该驱动马达132相连接的减速机构(因视图角度关系而未予显示)、二设于该壳座131外且与该减速机构相连接的软质球体133,以及一能带动所述软质球体133位移的位置调整机构(因视图角度关系而未予显示)。借助人力将电缆2一端拉到线架11旁侧且穿入于第一台球型送线设备13的两软质球体133间,启动所述球型送线设备13,通过所述球型送线设备13的所述软质球体133紧密贴合在电缆2外侧且进行自转,而对电缆2产生强大的摩擦力,利用减速机构产生的扭力推送电缆2。
另外,所述支撑辊轮12设置处还必须安排人员利用人力将通过的电缆2搬到所述支撑辊轮12上,以避免因两两球型送线设备13间的距离太远,电缆2会因自重而下垂,以致影响后续球型送线设备13的减速机构的扭力推送效果,或甚至与地面产生磨擦而破皮损伤,或是误碰其他周边组件而造成无法预期的影响。
待电缆2已输送达到定位后,关闭所述球型送线设备13,再借助人力将电缆2逐段地搬进线架11内。
然而因所述球型送线设备13在使用上需要放置在地面或是一承置面上,无法供悬吊使用,不但占用空间,且适用范围受限,如线架11是呈悬挂设置时,所述球型送线设备13便无法放置于线架11旁侧而供输线使用。
另外,当电缆2的线径较大时,挠性相对较低,再加上所述球型送线设备13是置于线架11外侧,电缆2与线架11外侧壁间存在较大间距,若位于球型送线设备13输入侧或输出侧附近的支撑辊轮12与球型送线设备13间的距离不够远,电缆2很难转弯到支撑辊轮12上,即使人员努力地将电缆2搬到支撑辊轮12上,仍会因粗线径的电缆2的挠性较低的原因,造成电缆2如图1中假想线所示脱离支撑辊轮12而下垂,以致人员需不断地观察,并重复将已下垂的电缆2再搬到支撑辊轮12上,如此不但会增加人力的负担,且使用便利性也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受使用环境的限制,并能顺畅地输送电缆,且使用便利性极佳的送线机。
本实用新型送线机,用以输送一电缆;该送线机包含一个定位单元、一个驱动单元、一个推送单元、一个高度调整单元,以及一个限制单元。
该定位单元包括一个定位架,以及多个用以使该定位架锁附于一个线架外侧的锁固组件。
该驱动单元包括一个外壳,以及一个设置于该外壳内的驱动组件。
该推送单元包括一个受该驱动组件驱动而能自转的主动辊轮,以及一个位于该主动辊轮上方并用以与该主动辊轮共同夹送该电缆的传动辊轮。
该高度调整单元枢设于该外壳顶面并能带动该传动辊轮升降变位。
该限制单元设置于该高度调整单元上并能借由手动操作而在一个释放位置及一个压制位置间位移,该限制单元位于该释放位置时,该高度调整单元能相对该外壳枢转位移,该限制单元位于该压制位置时,该高度调整单元无法相对该外壳枢转位移。
本实用新型的送线机,该高度调整单元包括一个固设于该外壳顶面的基座,以及一个枢设于该基座上且能相对该基座枢转位移的高度调整组件,该高度调整组件包含一个立设于该基座上的筒体、一个可转动地以两端轴设于该筒体内的螺杆、一个螺接于该螺杆上且于该螺杆转动时并能相对地进行升降移动的滑块、一支活动杆,以及一支与该螺杆顶端相连接且可供操作而能带动该螺杆相对该筒体进行自转的操作杆,该活动杆一端与该滑块相连接,另一端则穿出该筒体外并与该传动辊轮相轴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旗鸿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旗鸿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08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震的纺织用绕盘装置
- 下一篇:一种网络电缆放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