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石油产品燃烧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9951.2 | 申请日: | 2015-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2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郝春来;闫小燕;王洪星;窦智;张英杰;赵培为;董大清;李学;张黎英;莫娅南;曹志涛;张晓琳;赵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12 | 分类号: | G01N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李岩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油 产品 燃烧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止吸收液回流的石油产品燃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产品检测过程中,常用管式炉燃烧法将硫、氮等成分以气态氧化物的形式溢出,通过导管导入专用吸收液并被吸收,再以酸碱滴定或分光光度法等检测含量。检测装置运行过程中,燃烧石油产品由气泵向系统抽真空提供传质动力,实现燃烧混合气中的含硫、氮氧化物被吸收液吸收。当设备故障或实验结束拆取吸收瓶时,由于气体净化单元存在负压,容易反吸气体,易导致吸收液倒吸至管式炉内的石英管中,引起高温使石英管炸裂,存在安全操作隐患。因此急需开发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陷的石油产品燃烧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石油产品燃烧检测装置,包含依次连通的一气体净化单元、一流量控制单元、一管式炉以及一接收单元,其中,还包含一防止所述气体净化单元反吸气体的气体止回装置,设置于所述流量控制单元及所述管式炉之间的连接通路上。
上述的石油产品燃烧检测装置,其中,还包含一气泵,连通于所述接收单元。
上述的石油产品燃烧检测装置,其中,还包含一气泵缓冲瓶,设置于所述接收单元及所述气泵之间的连接通路上。
上述的石油产品燃烧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气体止回装置为一气体止回阀,其上设置有一进气端及一出气端,所述进气端连通于所述流量控制单元,所述出气端连通于所述管式炉。
上述的石油产品燃烧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气体止回阀的材质为一不锈钢材料或一塑料材料。
上述的石油产品燃烧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气体止回阀还包含:
一阀体;
一托杆,装设于所述阀体内;
一密封圈,套设于所述托杆上,且贴合于所述阀体内的一接触面;
一挡板,套设于所述托杆上,且贴合于所述密封圈的下部;以及
一弹簧,套设于所述托杆上,且设置于所述挡板及所述阀体内的一支撑板之间。
上述的石油产品燃烧检测装置,其中,所述阀体呈一圆柱状。
上述的石油产品燃烧检测装置,其中,所述阀体、所述托杆及所述挡板的材质为一不锈钢材料或一塑料材料。
上述的石油产品燃烧检测装置,其中,所述弹簧的材质为一不锈钢材料。
上述的石油产品燃烧检测装置,其中,所述密封圈的材质为一橡胶材料。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在于,当发生气泵故障停止工作或连接管路漏气等意外情况以及实验结束拆取吸收瓶时,气体止回装置能够自动关闭气体回路,防止大容积的气体净化单元反吸气体,同时管式炉内石英管容积相对较小,不足以造成吸收液吸入,以阻止吸收液回流,避免炸裂石英管,有效保障实验设备安全及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石油产品燃烧检测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石油产品燃烧检测装置的气体回止阀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气体净化单元
2:流量控制单元
3:气体止回阀
31:阀体
32:托杆
33:弹簧
34:挡板
35:密封圈
A:进气端
B:出气端
4:管式炉
5:接收单元
6:气泵缓冲瓶
7: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石油产品燃烧检测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石油产品燃烧检测装置包含:一个气体净化单元1、一个流量控制单元2、一个气体止回装置、一个管式炉4以及一个接收单元5;气体净化单元1、流量控制单元2、气体止回装置、管式炉4以及接收单元5依次连通。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石油产品燃烧检测装置还包含:一个气泵7及一个气泵缓冲瓶6;气泵7连通于接收单元5,用以排出其余气体;气泵缓冲瓶6设置于气泵7与接收单元5的连接通路上,用以平衡其余气体的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99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声发射检测仪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