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放线机用的放线阻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9578.0 | 申请日: | 2015-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4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周家骝;陆文龙;许思祥;朱贵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中联光电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9/38 | 分类号: | B65H59/38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4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线 阻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线电缆加工用的辅助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线机用的放线阻尼装置。
背景技术
如业界所知,在电线电缆加工行业,依据电线电缆产品的特点、用途和相应工艺的要求而需要对作为导电线芯的导体进行处理,例如对导体拉丝而藉以使导体由粗变细,又如对铜导体表面镀锡而藉以构成镀锡铜导体,再如对铝导体表面镀铜而藉以构成铜包铝导体,还如对导体退火,等等。
进而如业界所知,不论是对导体拉丝、退火还是镀铜或镀锡,均需要使用截面形状大体上呈中国汉字的“工”字形的放线盘,以对导体表面镀锡为例,将绕复有导体的放线盘以水平卧置状态设置于放线架的放线轴上,在放线盘退绕状态下使导体进入镀锡机的镀锡槽。然而,放线盘在放线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以下两个方面的技术问题:一是放线的线速度难以控制,往往出现或紧或松的极端情形,紧则产生断线,松则引起缠乱;二是张力难以控制。采用结构相对合理的对放线盘具有阻尼作用的装置毫无疑问能够弥补前述技术问题,对此可以参见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201964Y推荐的“退火放线装置”、CN201199466Y提供的“放线器”和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2671985A介绍的“阻尼式放线装置”,等等。并非限于例举的这些专利方案可直接对放线盘产生阻尼作用,但是对于以间接方式对放线盘产生阻尼作用不具有技术启示,而以间接的方式对放线盘起阻尼作用的长处之一,放线盘与阻尼装置之间不会产生相互干涉的情形;之二,可方便地更换放线盘;之三,不会因摩擦而损及作为周转部件反复使用的放线盘;之四,结构相对简单并且操作便捷;之五,具有良好的免维护效果。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251956Y揭示的“一种阻尼放线装置”能以间接方式对放线盘产生阻尼作用,具体而言,在导体途经活动板与阻尼板之间时由阻尼板直接对导体阻尼,详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2页第5至第7行(阻尼板通过活动板旋转,即使阻尼板上的起阻尼作用的尼龙丝之间有间隔,阻尼板到金属导体上的阻尼仍然处于均匀,放线的松紧运行保持平稳)。由此可知,该专利方案由于阻尼板与导体直接接触而易损及导体,因而作为电线电缆行业是极力忌避的。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合理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益的设计,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请人的试验中心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对放线轴起到良好的阻尼作用而藉以避免对放线盘产生干涉影响、有利于方便地更换放线盘而藉以提高作业效率、有益于避免损及放线盘而藉以保障作为周转部件的放线盘的持久反复使用、有便于简化结构而藉以方便操作者操作并且体现良好的免维护效果的放线机用的放线阻尼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放线机用的放线阻尼装置,所述的放线机包括一放线架;一供设置放线盘的放线轴,该放线轴的后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放线架上,并且在该放线轴的后端设置有一摩擦盘和一放线盘后支承座,放线盘后支承座在放线轴上的位置位于摩擦盘的前侧并且与摩擦盘贴靠,放线轴的前端构成为水平悬臂端,并且配设有一放线盘前支承座,所述的放线盘支承在放线盘前、后支承座之间;所述的放线阻尼装置包括一支架,该支架与所述放线架的左侧壁或右侧壁固定,在该支架的前侧构成有一阻尼片调整机构安装座,该阻尼片调整机构安装座与所述摩擦盘的盘缘相对应;一阻尼片调整机构,该阻尼片调整机构设置在所述阻尼片调整机构安装座上;一用于将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并且与所述摩擦盘的盘缘相对应的阻尼片挟持的阻尼片挟持板,该阻尼片挟持板在对应于所述阻尼片的上方的位置设置于支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朝向所述放线架的一端构成有一垂直于支架的支架折边,在该支架折边上开设有支架折边固定孔,在该支架折边固定孔上配设有一支架折边固定螺钉,该支架折边固定螺钉与所述放线架的左侧壁或右侧壁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阻尼片调整机构安装座的形状呈管状体,并且构成有一弹簧腔,该弹簧腔朝向所述摩擦盘的盘缘的一端构成为与外界相通的顶杆孔,而弹簧腔的另一端的腔壁上构成有调整内螺纹,所述的阻尼片调整机构设置在所述弹簧腔内并且在对应于所述顶杆孔的位置与所述阻尼片接触,同时在对应于所述调整内螺纹的位置与调整内螺纹螺纹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中联光电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常熟市中联光电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95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络筒机输送翻筒装置
- 下一篇:一种龙门地轨行走式收、排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