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闭门器的调节变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9434.5 | 申请日: | 2015-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7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巧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巧玲 |
主分类号: | F16H1/14 | 分类号: | F16H1/14;E05F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4000 广东省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闭门 调节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闭门器及其部件,具体说是立式闭门器的调节变向机构。所述立式闭门器尤指具备液压缓冲自动关门功能的闭门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立式闭门器进行功能调节时,调节工具方向(插入方向)与闭门器轴线方向相同,这造成安装立式闭门器前要先完成功能调节,否则安装后受到条件所限不便于进行功能调节(因为立式闭门器完全嵌装在门扇内,安装后调节工具没有摆放空间,无法插入),如果立式闭门器安装后还需进行功能调节,只能拆卸门扇及立式闭门器才能实现,安装使用极为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立式闭门器的调节变向机构,采用伞齿传动使到调节工具方向(插入方向)与闭门器轴线方向垂直,立式闭门器安装后可方便的进行功能调节,无需拆卸门扇及闭门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立式闭门器的调节变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被动伞齿4,沿其轴向设有竖向通孔,该竖向通孔用于穿装调节杆1,调节杆1的上部能在该竖向通孔内上下滑移并传递扭力,
被动伞齿4的一侧设有与其啮合的主动伞齿5,主动伞齿5的轴线方向垂直于被动伞齿4的轴线方向,
主动伞齿5嵌装在伞齿座2的通孔内,
伞齿座2固定在立式闭门器外壳端盖6的上端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主动伞齿5上设有起限位作用的卡簧3。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主动伞齿5的中心设有与功能调节工具适配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式闭门器的调节变向机构,采用伞齿传动使到调节工具方向与闭门器轴线方向垂直,立式闭门器安装后可方便的进行功能调节,无需拆卸门扇及闭门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式闭门器的调节变向机构,包括:
被动伞齿(被动伞齿轮)4,沿其轴向设有竖向通孔,该竖向通孔用于穿装调节杆1,调节杆1的上部能在该竖向通孔内上下滑移并传递扭力,
调节杆1的杆身螺装于中心轴7的內孔中,中心轴7装配在立式闭门器的外壳体中,调节杆1和中心轴7配合实现闭门器的功能调节操作,更进一步,被动伞齿4的下部设有缩颈部,该缩颈部插入中心轴7的內孔中,实现被动伞齿4的定位,
被动伞齿4的一侧设有与其啮合的主动伞齿(主动伞齿轮)5,主动伞齿5的轴线方向垂直于被动伞齿4的轴线方向,例如:主动伞齿5装配于被动伞齿4一侧的顶面,二者轴线方向互相垂直,
主动伞齿5嵌装在伞齿座2的通孔内,并由卡簧3限位,
伞齿座2固定在立式闭门器外壳端盖6的上端面。外壳端盖上设有用于装配被动伞齿4和中心轴7的通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伞齿座2沿水平方向设有用于安装主动伞齿5的通孔,例如:伞齿座2整体呈板状,沿水平方向设有用于安装主动伞齿5的通孔,其下端可直接固定在立式闭门器外壳端盖6的上端面,伞齿座2亦可为其他适于装配的形状,例如截面为L形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主动伞齿5的外柱身设有卡簧槽,卡簧槽与卡簧3适配,卡簧3使主动伞齿5不会从伞齿座2上脱落,起限位作用,
主动伞齿5的中心设有与功能调节工具适配的通孔,例如,通孔呈六角形,功能调节工具为六角匙。主动伞齿5可沿轴线方向居中设有与功能调节工具适配的通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被动伞齿4上的竖向通孔设有内齿牙,与调节杆1的上部啮合传动,实现调节杆1的上部能在该竖向通孔内上下滑移并传递扭力。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式闭门器的调节变向机构,使用方式如下:
将六角匙插入主动伞齿5中心的六角形通孔,六角匙垂直于闭门器轴线方向,当转动六角匙则带动主动伞齿5,主动伞齿5再带动被动伞齿4,被动伞齿4带动调节杆1旋转,由于调节杆1的杆身螺装于中心轴7的內孔中,随调节杆1旋转即可调整调节杆1的垂直位置,藉此就可以调整立式闭门器的液压缓冲自动关门功能。无需再拆卸门扇及闭门器。门扇正对主动伞齿5中心的通孔处设置相应的通孔即可便于将六角匙插入主动伞齿5中心的通孔中。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巧玲,未经刘巧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94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伞齿包机构
- 下一篇:一种自锁式水平接链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