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气工程外露线管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9064.5 | 申请日: | 2015-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9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庄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气工程 外露 线管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气工程外露线管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电气工程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和关键学科。例如正是电子技术的巨大进步才推动了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并将改变人类的生活工作模式。
电气工程中常存在一些外露的线管,现有技术中只是通过塑料盖子将线管盖在地面上,密封效果不好,灰尘、水等易进入塑料盖内,这样保护效果不好,线管老化快,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卸方便、密封性好且可延长线管使用寿命的电气工程外露线管保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气工程外露线管保护装置,包括壳体、设在壳体中心的通孔、设在壳体底部两侧的挂耳及固定挂耳的两个螺丝孔,所述壳体包括本体、自本体的相对一侧向外延伸的阻挡部及自本体的另一侧向外延伸的承接部,所述本体自阻挡部的一侧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设在阻挡部的内侧且与凸出部呈间隔设置,所述承接部自侧面向内凹设有收容孔,相邻的所述电气工程外露线管保护装置通过凸出部与收容孔相配合并固定,所述凸出部上设有倒刺,所述收容孔内设有卡持倒刺的卡持部,所述阻挡部向外延伸设有密封垫。
进一步的是:所述凸出部包括底部、自底部向内弯折延伸的弹性臂及自弹性臂向外弯折延伸的按压部,所述倒刺设在弹性臂的中部。
进一步的是:所述弹性臂具有弹性,按压按压部能够弹性臂发生弹性形变。
进一步的是:所述凸出部呈圆台状且所述收容孔呈圆形。
进一步的是:所述本体于凸出部的按压部处设有收容按压部的凹槽。
进一步的是:所述本体与所述阻挡部呈台阶状设置。
进一步的是:所述本体与所述承接部呈台阶状设置。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电气工程外露线管保护装置至少存在以下优点:所述凸出部上设有倒刺且所述收容孔内设有卡持部,所述倒刺卡持在卡持部内,使得凸出部固定在收容孔内,进而使得相邻的电气工程外露线管保护装置互相配合起来,结构方便且拆卸方便,同时在阻挡部的外侧设有密封垫,使得相邻电气工程外露线管保护装置组装起来之后,对电气工程外露线管保护装置起到密封作用,密封效果好,并且可以延长线管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0、本体;11、承接部;12、阻挡部;13、收容孔;130、卡持部;14、凸出部;140、底部;141、弹性臂;142、倒刺;143、按压部;15、凹槽;2、中心孔;3、挂耳;4、螺丝孔;5、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2所示,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气工程外露线管保护装置,包括壳体1、设在壳体1中心的通孔2、设在壳体1底部两侧的挂耳3及固定挂耳3的两个螺丝孔4,所述壳体1包括本体10、自本体10的相对一侧向外延伸的阻挡部12及自本体10的另一侧向外延伸的承接部11,所述本体10自阻挡部12的一侧设有凸出部14,所述凸出部14设在阻挡部12的内侧且与凸出部14呈间隔设置,所述承接部11自侧面向内凹设有收容孔13,相邻的所述电气工程外露线管保护装置通过凸出部14与收容孔13相配合并固定,所述凸出部14上设有倒刺142,所述收容孔13内设有卡持倒刺142的卡持部130,所述阻挡部12向外延伸设有密封垫5。所述凸出部14包括底部140、自底部140向内弯折延伸的弹性臂141及自弹性臂141向外弯折延伸的按压部143,所述倒刺142设在弹性臂141的中部。所述弹性臂141具有弹性,按压按压部143能够弹性臂141发生弹性形变。所述凸出部14呈圆台状且所述收容孔13呈圆形。所述本体10于凸出部14的按压部143处设有收容按压部143的凹槽15。所述本体10与所述阻挡部12呈台阶状设置。所述本体10与所述承接部11呈台阶状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90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