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并联电抗器隔震支座水平双向转动抗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8826.X | 申请日: | 2015-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7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寅;周勃;姜岩;杨世江;彭生江;李亚宜;陈传新;夏正东;杨彪;郑威;孟燕;王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7/00 | 分类号: | F16F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7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并联 电抗 器隔震 支座 水平 双向 转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震建筑结构,具体是指一种高压并联电抗器隔震支座水平双向转动抗拔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压并联电抗器(以下简称高抗)是变电站中最核心的电气设备之一,高抗设备具有体积大、质量大的特点,在高设防烈度地区一般会采取铅芯叠层橡胶隔震支座(以下简称隔震支座)对设备进行隔震减震,以提高高抗设备在地震下的安全性。但是在隔震支座在罕遇的超发地震作用下,隔震支座会受到较大拉力,一般隔震支座抗拉性能较差,这将引起不可避免地引起高抗设备的倾覆、滑动,造成设备的破坏,威胁到设备的运行安全,直接造成经济的重大损失更重要是会造成间接的经济重大损失与人员伤亡,如影响地震后的抗震救灾工作及产生次生灾害。因此,为了减轻地震损失、提高高抗设备的在超发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而设计一种适合隔震支座上使用的抗拔装置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支座无法提供抗拔作用而提供的一种高压并联电抗器隔震支座水平双向转动抗拔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高压并联电抗器隔震支座水平双向转动抗拔装置,包括第一级转动轴,所述第一级转动轴贯穿第一级转动杆左端,所述第一级转动轴通过第一轴承组与所述第一级转动杆转动配合;
有二级转动杆左端设置有U型槽,所述第一级转动杆右端插入所述U型槽中,有第二级转动轴从下至上依次穿过所述U型槽下部、所述第一级转动杆及所述U型槽上部,所述第二级转动轴与所述第一级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级转动轴通过第二轴承组与所述第二级转动杆转动配合;
有第三级转动轴贯穿所述第二级转动杆,所述第二级转动杆通过第三轴承组与所述第三级转动轴与转动配合。
所述第一级转动杆与所述U型槽配合设置有间隙。
所述第一级转动杆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固定螺帽固定所述第一级转动轴,所述第二级转动杆下端面设置有第二固定螺帽固定所述第二级转动轴,所述第二级转动杆下端面还设置有第三固定螺帽固定第三级转动轴。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隔震支座和现有的隔震支座相比较,可保证隔震电器设备在罕遇地震下或超发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近些年我过发生的几次大地震均为超发地震,汶川地震时,震中区按7度抗震设防设计,地震时达到11度;玉树地震时,震中区按7度抗震设防设计,地震时达到9度。因此作为变电站,重要的大型电气设备在超发烈度地震时的地震安全性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通过把本新型水平双向转动抗拔装置与隔震支座复合应用,通过隔震支座进行减震,抗拔装置保证隔震支座的稳定性,从而可以实现电抗器在罕遇地震或超发地震下的地震安全。本新型高压并联电抗器隔震支座水平双向转动抗拔装置造价较低、结构简洁、造型美观、施工简单,具有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高压并联电抗器隔震支座水平双向转动抗拔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第一级转动杆1;第一级转动轴2;固定螺帽3;第一固定螺帽31;第二固定螺帽32;第三固定螺帽33;轴承4;第一轴承组41;第二轴承组42;第三轴承组43;第二级转动轴5;第三级转动轴6;空隙7;第二级转动杆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该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高压并联电抗器隔震支座水平双向转动抗拔装置,包括第一级转动轴2,第一级转动轴2贯穿第一级转动杆1左端,第一级转动轴2通过第一轴承组41与第一级转动杆1转动配合;
有二级转动杆8左端设置有U型槽7,第一级转动杆1右端插入U型槽7中,有第二级转动轴5从下至上依次穿过U型槽7下部、第一级转动杆1及U型槽7上部,第二级转动轴5与第一级转动杆1固定连接,第二级转动轴5通过第二轴承组42与第二级转动杆8转动配合;
有第三级转动轴6贯穿第二级转动杆8,第二级转动杆8通过第三轴承组43与第三级转动轴6与转动配合。
第一级转动杆1与U型槽7配合设置有间隙。
第一级转动杆1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固定螺帽31固定第一级转动轴2,第二级转动杆8下端面设置有第二固定螺帽32固定第二级转动轴5,第二级转动杆8下端面还设置有第三固定螺帽33固定第三级转动轴6。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改变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若干的改变或变形,这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88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使飞机悬浮的空气弹簧
- 下一篇:一种高减震汽车刹车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