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即热式泡茶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78517.2 | 申请日: | 2015-0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3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军;曾颂平;李兰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军;曾颂平;李兰珍 |
| 主分类号: | A47J31/44 | 分类号: | A47J31/44;A47J31/46;A47J31/5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即热式 泡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开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即烧即用的即热式电热饮水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开水壶或饮水机大多是将发热管置于水容器中,或者水容器置于发热板上。对于保温型的开水壶或饮水机,加热时通过两路输出,一个用于控制作为加热的大功率加热管,一个用于保温的小功率加热丝,电热管发热块表面热负荷为10W~15W/㎝2,而且启动慢,即使电热管直接浸在水中表面热负荷也不会超过30W/㎝2。使用电功率大,稳定性差,安全性能不佳,加热效率一般小于70%。
目前,市场上的电热式开水壶或饮水机普遍存在“阴阳水”或“千滚水”,“阴阳水”一种是指将生水与开水混合后的水;另一种是将这种混合后的水重烧一次。“阴阳水可”能含有各种病原微生物,因此喝阴阳水可能引起各种肠道传染病。“千滚水”即是在电热水器中反复煮沸的水,在正常情况下一直沸腾的水本身不会产生亚硝酸盐这种致癌物质,但如果烧沸的水冷却后再烧,容易产生对人身有害的亚硝酸盐。而且电热式水壶或饮水机里面容易形成水垢,水垢不易清洗,导致开水壶或饮水机寿命短,产生较多的水垢后,加热时会产生大量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爆开而发出响声,噪音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问题是:克服上述电热式水壶或饮水机存在的各种问题,提供一种出水温度可调节、节能环保、即烧即用的即热式开水装置。
解决这些问题所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即热式泡茶机,包括设有内腔的底盘座,垂直设置于底盘座上的倒L形悬空式取水嘴,从底盘座内腔伸出到底盘座外的进水接口,以及设置于底盘座内腔中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即热式泡茶机还包括设置在该底盘座内腔中的微型水泵、稀土厚膜速热盘;进水接口、微型水泵、稀土厚膜速热盘和取水嘴之间通过食用硅胶管依次串联在一起形成水流通道;进水接口处和稀土厚膜速热盘的出水口处分别设有检测水温的进水接口温度传感器和稀土厚膜速热盘温度传感器。检测水温的温度传感器检测进水温度和出水温度,供控制装置计算其温差,进行控制加热盘的电功率,使之合理化,减少电能的损耗。这样的设计对比于传统式的饮水机节能30%以上,能在瞬间(约1~4秒)能把冷水烧开,而且想喝多少烧多少,有效地避免了电能和水的浪费,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而且不会有“千滚水”、“阴阳水”出现,结合控制系统的平衡水位技术会让壶身里的水回流,流动的水是不易产生水垢,延长了泡茶机的工作寿命。
前述微型水泵的泵体上设有检测微型水泵工作温度的泵体温度传感器。防止微型水泵工作过热,保护水泵。
前述取水嘴的顶部设有控制出水的出水按键开关。更符合人们的取水习惯,同时避免小孩触到开关烫伤手。
前述取水嘴的出水嘴外侧设有取水指示灯。避免晚上喝水烫到手,更安全可靠。
前述取水嘴的直角转角处设有可让取水嘴在0°~270°角度范围内旋转的旋转装置。旋转装置可让取水嘴0°~270°范围内转动,容易取水。
前述稀土厚膜速热盘为密封的方形盘状结构,其上设有连接地线的接线端子。预防内部因潮湿而短路,解除安全隐患。稀土厚膜速热盘背面设有曲折迂回的稀土厚膜加热轨迹电路。增大了加热面积,使用效率高,节能减排。
前述稀土厚膜速热盘背面还设有保护稀土厚膜加热轨迹电路的热敏电阻,热敏电阻与稀土厚膜加热轨迹电路串联联接。保护开水壶避免干烧,确保安全。
前述可控稀土厚膜电路加热轨迹由稀土厚膜电路制备在金属基板上。热敏电阻是由PTC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形成居里点温度可控的速热装置。
前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线路板、控制按键及LCD显示器,其中,控制按键及LCD显示器露出到底盘座表面。
前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作为核心处理单元的MCU,为整个电路提供工作电源的电源模块,分别连接到MCU输入端的进水温度传感器模块、出水温度传感器模块、水泵温度传感器模块、童锁开关按键、出水开关、煮水模式选择开关按键、水量选择按键和水温设置按键,以及分别与MCU输出端连接的取水嘴指示电路模块、 LCD显示器模块、声音报警装置模块和微型水泵控制电路模块。智能化设计,更适合现代家居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军;曾颂平;李兰珍,未经张文军;曾颂平;李兰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85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