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过滤装置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8130.7 | 申请日: | 2015-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2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汪齐富;邱群麟;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024 | 分类号: | F02M35/02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谭佐晞;周心志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过滤 装置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空气过滤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气过滤装置,并且还涉及设有该空气过滤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一方面,现代车辆的发动机是一种需要部件之间精密配合的机器。特别地,在车辆发动机中,一些部件在使用中将持续进行高速运转,并且一些部件在运转中需要进行紧密配合,例如在汽缸壁和活塞之间的活动配合。另一方面,使用内燃发动机的车辆在运行中往往需要吸入车外的空气来参与燃烧,然而,车外的空气通常带有非期望的粉尘和水蒸气等杂质,或者在雨雪天气下将夹杂有雨滴和雪花,这些杂质的出现可能会影响发动机内部件之间的配合精密度。因此,在进气时通常需要使进入的空气通过空气过滤装置(又称为空滤),该空气过滤装置可包含过滤构件,诸如滤芯等,以便在空气通过滤芯时使空气中的杂质被过滤。
滤芯的过滤效果和效率对于车辆发动机的正常运行有着显著的影响。在设计滤芯的参数时,最关注的是滤芯的过滤效率和容尘率。其中,过滤效率与滤芯本身有关,并且容尘率与滤芯的折纸面积有关,面积越大则容尘率越大。在常规空气过滤装置中,滤芯通常设在未净化空气侧与净化空气侧之间,并且为净化空气侧通常位于方形滤芯之下,且净化空气侧位于方形滤芯之上。此类构造使得过滤下来的灰尘等杂质可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聚集在空气过滤装置的底部,从而避免因为灰尘等杂质聚集在滤芯上而影响过滤效果。现有技术的空气过滤装置常为侧置式的,也即安置在发动机的侧面。在此类情况下,高度方向上通常能够提供足够的空间(一般在150mm以上)来安置整个空气过滤装置。在一种常规空气过滤装置中,方形滤芯设在下层的未净化空气管和上层的净化空气管之间,且方形滤芯的高度一般为30mm左右,而未净化空气管和净化空气管也需要30mm左右的高度,这使得整个空气过滤装置的高度最少在100mm左右。
然而,随着车辆设计趋势的日益轻量化,顶置式空气过滤装置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一方面,顶置式空气过滤装置通常位于发动机的顶部,而在高度方向上将仅具有较小的可用空间(通常少于100mm)。另一方面,空气过滤装置的进气部和出气口都需要与滤芯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空气流直接冲击滤芯而导致滤芯损坏。由于以上限制因素,顶置式空气过滤装置不适于采用常规布局来设计和制造。
因此,存在对在降低高度的同时能够保证足够的过滤效率和容尘量的空气过滤装置的持续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过滤装置,其能够在降低高度的同时保证足够的过滤效率和容尘量,以便解决上文所述的问题和其他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空气过滤装置的车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空气过滤装置,其包括:
进气部;排气部;本体,其包含进气室、过滤构件和排气室;
其中,所述进气部、所述进气室、所述过滤构件、所述排气室和所述排气部串联并连通;
其中,所述过滤构件至少构成所述进气室的周边的一部分,并且所述过滤构件与所述进气室的底面成锐角地设在所述本体内。
上述空气过滤装置,其中,所述进气室构造为拱形或锥形。
上述空气过滤装置,其中,所述过滤构件构成所述进气室的顶部。
上述空气过滤装置,其中,所述进气部构造为在所述进气室的侧面上与所述进气室连通。
上述空气过滤装置,其中,所述排气部构造为在所述排气室的侧面上与所述排气室连通。
上述空气过滤装置,其中,所述过滤构件包括单个滤芯。
上述空气过滤装置,其中,所述过滤构件包括互相依靠或堆叠的多个滤芯。
上述空气过滤装置,其中,所述进气部和/或所述排气部构造为具有梯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矩形或多边形横截面的中空贯通结构。
上述空气过滤装置,其中,所述本体中设有构造为用于固定所述过滤构件的固定构件。
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包含上述空气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过滤装置具有结构合理、设计巧妙、重量轻、高度低、体积小、过滤效率高、容尘量大等诸多优点。与现有技术的空气过滤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过滤装置尤其能够在降低高度的同时保证足够的过滤效率和容尘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81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供油泵以及具有这种供油泵的柴油机
- 下一篇:电动EGR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