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下料斗顶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8116.7 | 申请日: | 2015-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2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富国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国安 |
主分类号: | B28C5/42 | 分类号: | B28C5/42;B28C7/16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卢清华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料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机的下料斗,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支撑下料斗的下料斗顶杆。
背景技术
现有混凝土搅拌车均配合有一供搅拌后混凝土下料的下料斗,此下料斗上设有其一端与混凝土搅拌车固定,另一端与下料斗的底面固定的下料斗顶杆,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内支撑杆1′和外固定杆2′,内支撑杆1′可沿外固定杆2′的长度方向移动的方式套装于外固定杆2′内,且内支撑杆1′的第一端端部限固于外固定杆2′的第一端内,内支撑杆1′的第二端端部处于外固定杆2′的第一端外,内支撑杆1′的第二端端部上固定有与下料斗连接的第一连接件3′,外固定杆2′的第二端外固设有与混凝土搅拌车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件4′,下料斗需下料时,工人需用手将内支撑杆1′从外固定杆2′内拉出,内支撑杆1′的拉出可使下料斗向上顶起,下料斗的顶起即可用于下料,下料斗无需下料时,工人再用手将内支撑杆1′推进外固定杆2′内即可,内支撑杆1′的收缩可使下料斗向下收起,无法用于下料。此种结构的下料斗顶杆,内支撑杆1′的伸出和收缩需通过人工来操作,下料斗的重量较重,使工人需花较大的力才能使内支撑杆1′伸缩,操作较为不便,并费力,且存在安全隐患,同时搅拌车在搅拌时混凝土会喷溅在伸出的内支撑杆1的外壁上,造成内支撑杆1的外表面会附着有混凝土,从而增大内支撑杆1的整体外径,使内支撑杆1的收缩较为不易,甚至造成内支撑杆1无法收缩,进而造成下料斗无法收起。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现有上述缺陷进行深入研究,遂由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下料斗顶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内支撑杆的顶起和收放操作由人工操作而造成费力,操作不便,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并消除长期使用后内支撑杆不易收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新型下料斗顶杆,包括内支撑杆和外固定杆,内支撑杆以可沿外固定杆的长度方向滑动的方式安装于外固定杆内,且内支撑杆的第一端限固于外固定杆的第一端端内,内支撑杆的第二端端部处于外固定杆外,内支撑杆的第二端端部上具有与下料斗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外固定杆的第二端端部外具有与搅拌车连接的第二连接件;还包括有外套体,上述外套体的第一端活动套设于上述外固定杆的第一端外,上述外套体的第二端端部与上述第一连接件连接,上述内支撑杆的第一端端部上安装有与外固定杆的内壁紧密贴合的活塞,上述外固定杆的第二端端部上安装有密封端盖,上述密封端盖上开设有供外界气体流至外固定杆腔室内的进气通道,密封端盖上安装有控制进气通道导通或截止的开关阀。
上述内支撑杆为活塞杆,上述内支撑杆的第二端端部伸入上述第一连接件内,并与第一连接件螺合连接,上述外套体的第二端端部套设于上述第一连接件外,且外套体的第二端端部内壁车设有外螺纹,上述第一连接件的外侧壁上车设有与此外螺纹相螺合的内螺纹。
上述密封端盖与上述外固定杆相连接的一端端面延伸有安装套筒,上述外固定杆的第二端端部延伸有伸入安装套筒内的缩径段,上述缩径段的外侧壁车设有外螺纹,上述安装套筒的内侧壁上车设有与此外螺纹相螺合的内螺纹。
上述外固定杆内设有复位弹簧,上述复位弹簧张紧于上述密封端盖与上述活塞之间。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下料斗顶杆,使用时密封端盖的进气通道上连通有一与外界压缩气体存储罐相连的气管,当下料斗需下料时开启开关阀,外界压缩气体经密封端盖的进气通道流至外固定杆的腔室内,此时压缩气体的压力能可推动内支撑杆向外固定杆的第一端方向移动,内支撑杆伸出,内支撑杆的伸出可将下料斗顶起;当下料斗无需下料时关闭开关阀,外界压缩气体无法进入外固定杆的腔室内,受下料斗的自身重力可使内支撑杆收缩回外固定杆内,下料斗向下收起。与现有技术相比,内支撑杆的伸缩采用压缩气体来驱动,使内支撑杆的伸缩操作较为方便,无需人工手动对内支撑杆进行伸出、收缩,工人只需控制开关阀即可,省力省时,并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通过外套体可对内支撑杆起到保护作用,使搅拌车喷溅出来的混凝土只能下落至外套体上,不会下落至内支撑杆上,从而使内支撑杆的伸缩不会受喷溅出来的混凝土的影响,消除了传统内支撑杆受喷溅出来的混凝土的影响而造成伸缩不易,甚至无法伸缩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下料斗顶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中:
内支撑杆 1′ 外固定杆 2′
第一连接件 3′ 第二连接件 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国安,未经富国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81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盐酸西替利嗪片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奥氮平口腔崩解片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