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路灯模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77654.4 | 申请日: | 2015-0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3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光华;梁诚;胡光宗;邓辉斌;戈金星;邓辉松;彭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旗源智能照明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29/83;F21V29/76;F21W131/103;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诺正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6 | 代理人: | 邹蓝;沈艳尼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led 路灯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路灯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LED技术的不断发展,相比于传统高压钠灯路灯,LED路灯的优势越来越显著,具有节能、显色性好、维护方便、路面效果舒适、抗震性好、寿命长、可靠性高、可智能控制等诸多优点。
传统的LED路灯外壳大都是整体设计,不同功率不同产品间不具有通用性,因此可替换性差,维护成本高,增加了LED路灯的维护成本。而由LED路灯模组组装而成的模块化的LED路灯具有替换性强、组装维护方便的优点,在目前的市场越来越普及,具有逐渐替换外壳为整体设计的LED路灯的趋势。
LED路灯整灯的散热性能对整灯的寿命以及可靠性影响巨大,而模块化的LED路灯整灯的散热主要与路灯模组有关,目前市面上很多的LED路灯模组由于散热性能不佳导致安装在路面上不到一年便出现明显光衰甚至有闪烁、死灯等现象,严重影响了LED路灯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路灯模组,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从而提高使用本实用新型LED路灯模组组装的LED路灯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路灯模组,包括LED灯板及设于所述LED灯板背面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装设于所述LED灯板的底板及设于所述底板且背离所述LED灯板一面的数个散热鳍片,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设有通风孔,所述LED灯板定位于所述通风孔之间,所述通风孔分别自所述底板的一侧延伸至所述底板的另一侧并与所述散热鳍片之间的空隙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LED灯板背面涂布有导热硅脂。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鳍片的两侧面分别设有凸起部。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部的形状为半圆柱体、半球体、半椭球体、圆台、多面体形状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LED灯板上方设有透镜,所述透镜安装于所述底板并遮蔽所述LED灯板,且所述透镜定位于所述通风孔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透镜与所述底板之间通过第一密封圈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透镜对应所述第一密封圈设有容置槽,所述第一密封圈抵持于所述容置槽与所述底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LED灯板还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散热器的底板对应所述第一通孔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中装设有防水锁头,所述防水锁头中间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连通所述第一通孔,导线依次穿过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及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LED灯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锁头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通过第二密封圈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透镜对应所述第一通孔凸设有导线收容槽,所述导线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后与所述LED灯板连接的部分收容于所述导线收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ED路灯模组,在散热器的底 板两侧分别设置通风孔,起到空气自然对流的效果,增强了所述LED路灯模组的散热性能,从而可以提高使用所述LED路灯模组的LED路灯的使用寿命,有效降低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从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LED路灯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LED路灯模组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照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路灯模组,包括LED灯板1及设于所述LED灯板1背面的散热器2,所述散热器2包括装设于所述LED灯板1的底板21及设于所述底板21且背离所述LED灯板1一面的数个散热鳍片22,所述底板21的两侧分别设有通风孔23,所述LED灯板1定位于所述通风 孔23之间,所述通风孔23分别自所述底板21的一侧延伸至所述底板21的另一侧并与所述散热鳍片22之间的空隙相通,从而可实现空气对流。
使用时,未被加热的空气通过所述通风孔23由所述底板21一侧不断地流向所述散热鳍片22一侧,起到垂直自然对流的作用,相对于不具有所述通风孔23的散热器而言,有效提高了其散热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旗源智能照明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华旗源智能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76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