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的灌肠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7570.0 | 申请日: | 2015-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3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吴清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张志醒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灌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改良结构的灌肠器。
背景技术
清洁灌肠是对病人进行治疗、检查及术前准备常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现有技术中,用于清洁灌肠的灌肠器频频涌现,其造型各异,种类繁多,但其结构不外乎包括灌肠筒、肛管、设置于肛管内的进液管、设置于肛管外壁的气囊及设置于肛管内的与相关气囊相连通的进气管,相关进液管的末端延伸至肛管的末端的出液口,相应的肛管的末端连同设置于其外壁的气囊一起通入患者肛门内,再通过相应的灌肠筒及进液管向患者肛门内注入清洗液,相关气囊则通过与进气管相连接的进气装置的通气而膨胀,进而实现将患者肛门封堵,防止肛门内的清洗液外漏。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用于灌肠的插入患者肛门的肛管,一般均为条状结构,在使用时,因灌肠筒处在高位,使得与其相连接的进液管内的清洗液在重力作用下,快速通过肛管末端的出液口流进患者肛门内,因清洗液没有一定的缓冲过程,进而,会使得患者产生不适,使得患者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胀痛感。
与此同时,现有的条状结构的肛管,不适合患者自行在厕所灌肠清洗使用,具体来说,当患者坐在坐便器上进行灌肠清洗时,相应的肛管较软不易插入,费时费力;且相应的肛管必须用手竖向摆置再插入肛门,如此,在灌肠完成时,卸下肛管的过程中,患者肛门内的灌肠清洗后的便秘物及灌肠液等则有可能瞬间下泄而弄脏患者的手,导致细菌或病毒等的污染,使得得不偿失。
藉此,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出一款实用性强的灌肠器,使得相应的灌洗头,一方面具有缓冲功能,以缓解患者的胀痛感,另一方面且能弯曲变形等,以使得其也能适合患者坐在坐便器上自行使用,使得相应的肛管的连接端远离患者肛门正下方,避免灌肠清洗后的便秘物及灌肠液弄脏人手等导致细菌感染,则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必然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改良的灌肠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良的灌肠器,包括灌肠器本体,其改进在于:所述灌肠器本体包括用以装置灌肠清洗液的灌肠筒及与所述灌肠筒相连接的用以插至病人肛门内的肛管;
其中,所述肛管由进液管、进气管、气囊、灌洗头及与灌洗头相连接的肛管壁组成;
所述进液管及进气管被紧密包裹于所述肛管壁内;所述气囊套设粘合于所述肛管壁外,所述肛管壁上于所述气囊的粘合处开有一小孔,所述气囊通过所述小孔与所述肛管壁内的所述进气管的输出端相连通;所述进气管的输入端延伸至所述肛管壁的后端外,且所述进气管的输入端设有一气体进出控制阀;
所述灌洗头呈双层U型结构,双层U型结构的所述灌洗头的开口端与所述肛管壁的前端相连接,且双层U型结构的所述灌洗头包括位于内层的第一U型管壁及位于外层的第二U型管壁;所述第一U型管壁与所述第二U型管壁之间形成一液体缓冲腔;所述第一U型管壁的顶端设有一第一出液口,所述进液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出液口相连通,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灌肠筒;所述第二U型管壁的侧壁上环绕开设有多个第二出液口,多个所述第二出液口通过所述液体缓冲腔与所述第一出液口相连通。
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优选地,所述肛管壁为具有一定韧性的复合材料制作,以使所述肛管壁可弯折成一定夹角。
优选地,所述灌肠筒包括筒体、筒盖、穿设于所述筒盖并与所述筒盖固定连接的连接管及一卡设于所述连接管外的液体控制阀;所述筒体具有一敞口,所述筒盖螺纹旋接式固定于所述敞口,以使所述连接管的进液端与所述筒体相连通;所述进液管的输入端设有一连接头,所述进液管通过所述连接头与所述连接管的出液端可拆卸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筒体内设有一用以调控所述灌肠清洗液的温度的温控装置。
优选地,所述温控装置为温度调节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出液口与所述第二U型管壁的顶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出液口与所述第二U型管壁的顶端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气囊与所述进液口之间的距离L为7-10cm。
优选地,所述气囊在充气状态下为圆盘形。
优选地,所述气囊的弹性大于所述灌洗头的管壁的弹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未经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75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血小板输注器
- 下一篇:移动式腹膜透析换液装置